深圳晚报 2022-02-17
深晚报道 | 深圳女子花30多万购买健身私教课退费遇阻,南山法院联动消委会化纠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深圳一女子阿珍(化名)花费逾 30 万元购买私教课程,谁知在健身机构充值上课后,却发现该机构无法再提供符合合同资质的教练。近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涉及健身机构预付费的服务合同纠纷,为当事人追回预付款 20 余万元。

完成两百节私教课后教练离职,健身机构无法提供相同资质教练

2021 年 1 月至 4 月期间,阿珍先后三次与某健身机构签订《私人教练课程合约》,购买私教课程七百余节,为此充值支付课程费用和场地费用逾 30 万元。

合同签订后,健身机构安排取得三项国际认证的某健身教练阿珍提供私教服务,完成了两百节私教课程。之后该教练因故离职,健身机构无法提供符合相同资质的教练,阿珍提出解除合同,要求经营者全额退还剩余未消费的课程费用及场地费用;经营者同意退款,但表示根据合同约定,须扣除合同总金额 20% 的行政手续费,此项手续费金额高达 7 万余元。

深圳市消委会终止调解,并指派代理人支持起诉

阿珍女士无奈之下向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市消委会及时介入调查,约谈经营者并发出监督函,提出经营者提供的《私人教练课程合约》中存在多条 " 霸王条款 ",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但经多轮协调,健身机构仍坚持合同条款有效,不愿做出实质性让步,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市消委会终止调解,并建议阿珍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同时评估纠纷实际情况,决定指派代理人支持起诉。

南山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联动市消委会,多次介入沟通促成退款

南山法院介绍,阿珍申请网上立案后,立案庭将纠纷导入诉前联调。诉调对接中心调解法官和调解员查阅电子案卷了解到本案系市消委会支持起诉,遂与市消委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询问纠纷前期处理情况,协调下一步联动解纷工作。

然而,阿珍提出双方纠纷经过消委会多轮调解未果,对经营者的调解诚意和最终达成和解的可能性都表示担忧,希望本案能够直接转入诉讼。调解员在沟通中表示理解,同时建议她相信法院,在法院公信力与强制力的背书下司法调解可以帮助其更加迅速地实现权利。

另一方面,调解员在与经营者沟通后敏锐地发觉存在和解余地,于是从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入手释明法律风险,又从企业形象角度引导其提出和解方案。

与此同时,南山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与市消委会就本案调解进行多次沟通,市消委会引导阿珍放下成见、缓和态度,诉调对接中心跟进经营者协调最优方案,通过联动调解,两端发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2022 年新年伊始,阿珍收到该健身机构退款,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并对法院和市消委会持续努力促成纠纷完满解决表示衷心感谢。

【南山法官说法】大额预付消费要保持谨慎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纠纷屡见不鲜,多发于教育培训、健身美容、生鲜消费等领域,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面临重重困难。

对此,南山法院办案法官特别提示消费者:一要谨慎选择,三思而行。面对经营者给出的优惠、折扣,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仔细查看经营者信息,了解机构实力,同时评估自身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选择小额消费作为尝试体验,对于大额预付充值消费要保持谨慎。

二是订立合同时 " 擦亮双眼 "。切莫轻信口头承诺," 白纸黑字 " 的合同条款必须认真查看,特别是对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经营者责任的条款要在签字前及时提出异议,平等协商,妥善保留消费凭证,避免发生纠纷后陷入被动境地。

三是纠纷发生后理性维权。如遇消费纠纷,消费者应当准备好证据,理性维权,向消费者委员会或其他依法设立的调解机构申请调解,达成协议 30 天内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据悉,南山法院将以此次联动调解为契机,与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等机构进一步加强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 " 专业调解+司法赋能 " 运行模式的常态联动和长效机制,共同致力于消费领域诉源治理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满意度和司法获得感,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王馨 黄湘

相关标签

健身 深圳 离职 维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