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3 日下午,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 2022 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记者在会上获悉,全市就业人口规模达 1249.26 万人,城镇新增就业 18.75 万人,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稳主体保岗位成效显著。
我市养老金实现 17 年连涨
市社保局表示,当前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稳主体保岗位成效显著。除了就业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外,去年为促进就业稳定,我市发放稳岗返还 5.13 亿元,累计发放失业补助金 26.17 亿元,惠及 65.79 万人;通过各类招聘活动发布岗位超 45 万个,创业担保贷款实现跨越性突破,全年累计发放贷款 27.54 亿元,同比增长 812%,贷款总量居全省第一。
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全市三险总参保 3872.67 万人次。去年,非深户灵活就业人员首次纳入我市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全市灵活就业人员缴费 45.41 万人。此外,16.08 万新业态从业人员等 8 类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养老金也实现 17 年连涨,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达 4072 元 / 月。延续实施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实现企业社保减负 25.01 亿元。
港澳台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超 4 万人
在人社改革创新方面,各项举措加快落实,综合改革试点首批任务全面完成,超 400 名境外专业人才来深就业执业。去年我市共向 475 名港澳人员发放创业扶持补贴 589.25 万元,向 73 名港澳居民发放贷款 1813 万元,689 名香港大学生通过 "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 来深就业,首批 " 带编 " 港籍教师上岗。港澳台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超 4 万人," 湾区社保服务通 " 让香港居民在 " 家门口 " 畅享深圳社保服务。
此外,去年我市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认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4278 人,引进落户各类人才 25.6 万人;全市在站博士后 5137 人,在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 3 金 2 银 8 铜,金牌数、奖牌数居全省第一;鹏城实验室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市 2 名专业技术人才分获南粤突出贡献奖、南粤创新奖。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 96.54%
去年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我市也取得突出进展。全市 30 人以上劳资纠纷同比下降 52.78%,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 96.54%,2020 年度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获评 A 级;全年针对用人单位开展劳动执法检查 1.5 万家次,核查处置全国根治欠薪线索近 3 万条,运用欠薪保障基金为 2487 名员工垫付欠薪 3109.18 万元。
同时,我市人社政务服务也加速提质。197 个依申请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办," 秒批(办)" 事项增至 54 个,人社 " 打包一件事 " 增至 14 个。在华为、富士康、大学城等设立 7 个人才服务站。社保业务服务网点增至 2449 个。率先打造 "5G 视频办 " 模式,创新 " 跨省通办 " 新路径。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