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2-02-24
推进农村“五治”,贵阳贵安今年打算这样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 月 22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方面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当前,贵阳贵安广大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坐立不安、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 " 五治 " 工作作为打好保障农村民生的关键抓手、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根本性持续好转,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扎实推进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 " 五治 " 工作各项重点任务,贵阳贵安这样做——

村民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邰芯雨 摄

南明区:以 6 个村寨为试点 扎实推进农村 " 五治 "

1 月 13 日,记者从南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为推动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 " 五治 " 工作见实效,南明区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分期作战、梯次推进的思路,确定 6 个村寨为农村 " 五治 " 试点村寨,围绕 " 五治 " 各项重点任务先行推进。目前,6 个试点村寨均已完成 " 一图一表一方案 " 制定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和意见反馈。

据了解,6 个试点村寨为永乐乡水塘村江西坡组和干井村村委会周边村寨、云关乡红岩村红岩组和二戈村三家大院 ( 山花巷 ) 、后巢乡四方河村老寨子和岩脚组。在推进农村 " 五治 " 工作中,南明区创新提出 " 一图一表一方案 " 工作法 ( 一图即规划效果图,一表即项目表,一方案即 " 五治 " 工作方案 ) ,各试点村寨分别结合各自基础设施、民族特色等,因村制宜制定 " 五治 " 工作 " 一图一表一方案 " 示意图,并上墙宣传展示。

具体工作中,各试点村寨将按照 " 一图一表一方案 " 内容,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 " 五治 " 工作全面落实、取得实效。同时,探索创新 " 熟人 "+" 生人 " 治理模式,在传统村落主要通过农村 " 五治 " 改善村寨基础设施,以 " 熟人社会 " 理念抓实农村 " 五治 " 各项工作,在城郊村落探索引进社会企业参与改善村寨基础设施,用村寨优势资源打造新型城郊村寨人居环境,按照 " 以人管房、以房管人 " ( 即房东管理房屋,并通过房屋管理租户 ) 的思路进行治理,以此管理外地 " 生人 "; 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责任机制,建立村干部包户台账,进一步强化摸排走访、强化宣传引导,不断提高村民群众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下一步,南明区将稳步推动农村 " 五治 " 试点建设,探索农村 " 五治 " 经验做法,逐步向全区推广 ; 围绕农村 " 五治 " 工作的重点方向,聚焦问题,清单化、项目化推进 ; 积极探索农村区域全面纳入城市运营管理,引导村民在农村 " 五治 " 工作中的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进农村 " 五治 " 工作治理快速见效,为实现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观山湖区:以 "5+1 治 " 为工作重点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日前,观山湖区农村 " 五治 " 工作推进大会提出,将持续以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治路 "5+1 治 " 为工作重点,采用适合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模式,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加强源头控制,实施系统治理,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清理整治农村环境突出问题。

在 " 治房 " 方面,将大力整治农村 " 五乱 " 现象,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及村庄农房风貌整治,建立健全规范农村建房管理机制,打通农房宅基地审批通道,实现农房建管一体制度化、常态化。同时,该区还将通过探索农村宅基地 " 三权分置 " 改革,让更多农民受益。

在 " 治水 " 方面,将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等方式,精准推动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 " 三水同治 ",加快推进农村城乡一体化供水改造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在 2022 年 6 月前,实现农村城乡一体化供水全覆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现有 6 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确保 2022 年底前实现全区 49 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在 " 治垃圾 " 方面,将强化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设施体系,按照 " 三不倒、两分类、一集中 " 的模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切实让农村垃圾减量化、农村垃圾变废为宝,确保到年底前完成 30 户以上自然村寨收集点设置工作,到 2022 年,实现村庄外运垃圾减量 50% 以上,2023 年上半年确保村庄外运垃圾减量 80% 以上。

在 " 治厕所 " 方面,将探索治厕新模式,结合全区 10344 户问题厕所及 1250 户旱厕情况,严格按照农村户用卫生无害化厕所建设标准,加强指导,强力推进,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旱厕清零目标任务。到 2022 年 10 月底,实现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改造后的公厕 邰芯雨 摄

在 " 治风气 " 方面,将以推进农村 " 治风气 " 工作为重点,整体推动农村 " 五治 ",持续开展整治滥办酒席推进移风易俗行动,11 月底前完成各村 ( 社区 ) 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 居民公约 ) 、全面建立红白理事会、全面组建 " 文明新风劝导队 "。同时紧抓关键人群,拟定《移风易俗顺口溜》下发各镇 ( 街道 )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扶贫济困、邻里守望、关爱老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力倡导 " 婚事新办 "" 丧事简办 " 和 " 余事不办 " 的新风尚。

在 " 治路 " 方面,将在 2 个月内完成现状处理 ( 建筑垃圾清理、路旁杂草清除、边沟清理、扬尘治理、道路周边房屋治理 ) 、涉路主体管理 ( 道路周边居民、施工企业、过境车辆 ) 等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 " 路长制 " 管理体系及创新养护模式等措施,设立村级护路队,强化农村道路整治,切实通过把农村道路修好,让周边产业发展起来,村民的出行感觉爽起来。

云岩区:多维度推进农村 " 治风 " 工作落实落细

自农村 " 五治 " 工作开展以来,云岩区多举措、全方位扎实推进农村 " 治风 " 工作落实落细。

完善机制强调度。根据《云岩区农村 " 治风 " 工作实施方案》,云岩区成立了区级农村 " 治风 "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实地督查组、信息互通联络组、宣传报道组、监督执纪组 5 个专项组;建立信息线索互通机制,有效遏制婚丧陋习和其他宴席;建立群众举报机制,区专班通过市级群众投诉热线、设置区级群众举报电话获取 " 治风 " 举报信息,分派给各街道 ( 镇 ) 并对举报信息进行收集和跟踪处置。

加大宣传强引导。从部门到街道 ( 镇 ) ,由线上至线下,云岩区积极发动干部职工 ( 非党员 ) 、村 ( 居 ) 民 ( 非党员 ) 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承诺书》; 目前,全区在职党员干部 5206 人签订承诺书,签订率达 100%。

层级联动强督查。全区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推进 " 治风 " 工作走深走实。

修文县:聚焦 " 四个清单 " 扎实推进农村 " 五治 " 工作

2 月 17 日,记者从修文县获悉,该县聚焦 " 四个清单 ",扎实推进农村 " 五治 " 工作,切实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建立责任清单。修文县建立农村 " 五治 " 牵头部门县级责任清单,并指导乡 ( 镇、街道 ) 建立乡 ( 镇、街道 ) 级 " 五治 " 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把农村 " 五治 " 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征求群众意见清单。修文县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切实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获得感强不强作为清单重点。同时,各乡 ( 镇、街道 ) 通过召开会议、书面征求、问卷调查、入户等方式,全面征求对农村 " 五治 " 工作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共计召开各类会议 1170 次、发放各类问卷调查 ( 宣传资料 ) 146287 份、入户 68221 户、征求意见覆盖人数 247525 人。

建立项目清单和资金清单。按照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要求,修文县梳理农村 " 五治 " 各类项目共 18 个,预计投资 16311 万余元。

贵安新区:智慧化引领 " 五治 " 工作家喻户晓

当前,贵阳贵安各乡镇正在积极推进农村 " 五治 " 工作,在贵安新区湖潮乡,除了每天走访群众宣传 " 五治 " 工作外,工作人员手上还有一个利器,通过手机,就能每天把农村 " 五治 " 工作的相关信息推送到村民的手机上。

" 农村‘五治’工作,我们这边已经基本上做到家喻户晓了。" 湖潮乡综治办工作人员刘燕说,通过手机,她不仅能即时进行信息推送,还能切实为群众解决许多问题。" 居民反映的任何事项和问题,通过村干部核实后,信息都能上报汇总到调度中心,实现可视化 3D 地图展现。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接收,并对问题进行处理。" 如此快捷高效的办事效率,得益于贵安新区 " 智慧乡镇 " 平台的建设。这一系统全面考虑辖区居民的使用习惯,通过微信端接入,以公众号、小程序等为载体对辖区居民提供信息登记、信息更新,同时居民可以通过扫码二维码,一键上报居民疫情防控、安全问题、扫黑除恶举报、生活服务相关、政务工作意见等。刘燕说:" 居民的反映,经过调度中心处理后,将通过钉钉端做为待办事项发送给工作人员。同时,还能让群众了解处理情况,增强群众参与感,提升群众服务质量,从居民端到政务工作人员端实现信息化流程闭环 "。

息烽:坚持 " 五个导向 " 扎实推进农村 " 五治 " 工作

为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息烽县践行为民宗旨、厚植民生情怀,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坚持 " 五个导向 ",扎实推进农村 " 五治 " 工作。

在 " 治房 " 方面,坚决打好农房规范建设攻坚战,以农村宅基地改革为抓手,聚焦规划、建设、管理、效益四个重点。

在 " 治水 " 方面,坚决打好水质量安全保卫战,将精准推动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 " 三水同治 "。

在 " 治垃圾 " 方面,坚决打好垃圾分类减量阵地战,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减量责任机制,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 " 干湿 " 两分类综合治理,配置完善分类设施,实现垃圾分类收、分类运、分类处理。

在 " 治厕 " 方面,坚决打好 " 厕所革命 " 歼灭战,将构建治厕推进机制和分类奖补政策,因地制宜选准治厕模式,将污水处理、粪污处理结合起来,制定治厕标准,严把技术模式关、建设质量关、长效管理关 ; 强化治厕队伍建设和技术指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解决好 " 小厕所、大民生 " 问题。

在 " 治风 ",持续完善村规民约 ( 居民公约 )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效应,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 ; 加大宣传力度,将滥办酒席纳入村规民约,坚决整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树立文明节俭的时代新风。

乌当区:推动 " 五治 " 工作落实到乡、到村、到户

今年,乌当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的总要求,明确定性目标、细化定量目标,推动 " 五治 " 工作任务落实到乡、落实到村、落实到户,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移风易俗,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奠定坚实基础——

在 " 治房 " 方面,按照 " 全面清、严格管、集中建 " 的要求,围绕建房、管房、用房三个重点,规范建房布局和建筑风貌,简化建房审批程序。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强宅基地审批管理,盘活闲置农房,让农民从中受益。实施农房风貌整治 1050 户。

在治水方面,精准推动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 " 三水同治 ",开展农村供水、污水、黑臭水体现状调查,分别编制完善治理规划,明确 " 治水 " 标准,强化源头管控,落实运维保障,有序推进 " 治水 " 工作取得实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 68.42%。

在 " 治厕 " 方面,持续巩固厕所革命成果,构建 " 治厕 " 推进机制和分类奖补政策,全面宣传发动农民群众,选准 " 治厕 " 模式,制定 " 治厕 " 标准,强化 " 治厕 " 队伍建设和技术指导。全面消除 7074 户农村旱厕户。

在 " 治垃圾 " 方面,突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终端处理四个重点环节,引导农民群众开展生活垃圾 " 干湿分类 ",配置完善分类设施,推动垃圾源头粗分,减少外运处置量,促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在 " 治风 " 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效应和村规民约 ( 居民公约 ) 、红白理事会的规范教化促进作用,有效遏制操办婚丧事宜中的陈规陋习,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逐步形成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长效机制,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城乡文明新风。

随着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 " 五治 " 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区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提升,更多山清水秀、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美丽村寨将不断显现,绘出乡村更美丽、人民更幸福的乡村振兴图景。

白云区:确定五个农村 " 五治 " 试点村寨

近日,记者从白云区获悉,该区出台农村 " 五治 " 试点村工作实施方案,将按照区级主抓、部门联动、乡镇落实、社会参与的方式,以艳山红镇尖坡村、麦架镇青山村、沙文镇靛山村、都拉乡冷水村、牛场乡蓬莱村为试点,通过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推进农村 " 五治 " 工作。

在 " 治房 " 方面,将健全试点村农村建房审批制度配套工作机制,结合 " 农村住宅通用建设图集 " 指引规范村民建房政策落实;通过示范带动,力争 2022 年,完成编印农房通用图集和 4 个村庄规划修编,实施农房风貌整治 1050 户。

在 " 治水 " 方面,在实现全区 45 座污水处理设施建管养一体化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尖坡村等试点村的老旧供水管网和设施,同时逐步对其他老旧管网和设施设备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于 2022 年完成治理任务。

在 " 治垃圾 " 方面,将取缔 10 个垃圾池、垃圾房等不规范生活垃圾收集点,完善垃圾点布置,完成 5 个试点村村委会办公区域及村寨分类收集设施设置,力争 2022 年实现试点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及回收再利用率达 35%,农作物废料就地就近处置率达 100%,最终实现村庄外运处置农村垃圾占比达 20%,村庄就地处置农村垃圾占比达 80% 的目标。

在 " 治厕 " 方面,将在试点村整村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基本实现试点村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建立白云区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模式及规范,力争 2022 年完成改厕 1348 户,全面消除旱厕及无厕户。

在 " 治风 " 方面,着力实现 " 三个全面 ",即全面完成 5 个试点村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承诺书》,全面修订完善 5 个试点村村规民约 ( 居民公约 ) ,加强群众共治共建,整治婚丧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全面建立 5 个试点村红白理事会并有效运转。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综合整理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阳 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 村干部 房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