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协公布了 2021-2025 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蜀山区共有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合肥市科技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 7 家单位被认定为 2021-2025 年首批 "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数量为合肥市四城区第一。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指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安全、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主要分为科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科普教育基地、" 三农 " 类科普教育基地、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自然资源类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等六大类。
日前,经过组织申报和上级部门严格审核,安徽医科大学人体结构与功能医学科普教育基地(实验教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科技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省科学技术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入选 2021-2025 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蜀山区拥有丰厚的科普科教资源,为促进科普科教资源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提升各类群体科学素质,蜀山区科协将科普工作社会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开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工作。" 蜀山区科协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介绍说,在蜀山区被认定的 7 家单位中,有的是对外开放的科技场馆,有的是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这些都是青少年接受科技教育的重要场所。" 我们支持这些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优质科普活动项目,协助他们申报科普项目。" 区科协负责人介绍说。蜀山区科协还将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服务,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升基地向公众开放的水平,发挥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载体作用。
下一步,蜀山区科协将按照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要求,继续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优势,加大重点实验室等开放力度,实现科普资源、科普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共建共享,助力蜀山区实施 " 全域科创 " 战略、打造科创强区。
毛陈珏 陈三虎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虞俊杰 文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