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2-25
深晚报道|港大深圳医院完成深圳最低胎龄超早产儿床旁PDA手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2 年伊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 " 港大深圳医院 ")成功完成院间双向转运深圳最低胎龄超早产儿床边动脉导管结扎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儿恢复良好。2 月 25 日,记者从该院获悉,患儿度过围术期后成功转运回出生医院。

2022 年元旦刚过,小女婴 MA(化名)在妈妈子宫里仅呆了 23+2 周,距离预产期还有整整 17 周,就迫不及待在家附近的医院出生了,出生时体重仅 600 克。小 MA 孕周严重不足、体重超低,一出生便面临一系列难关,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小 MA 成功闯过重重关口,长到了 940g。

但此时小 MA 经心脏彩超检查,被诊断为 " 动脉导管未闭 "。简单来说,就是一条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开放血管,大量血液分流造成体重增长缓慢、严重肺充血合并肺炎导致呼吸衰竭,需要持续呼吸机支持。

经过保守治疗后,B 超仍提示导管未关闭,患儿病情刻不容缓。港大深圳医院儿童心脏科丁以群教授受邀参与会诊,1 月 7 日,小 MA 通过 " 院间双向转诊 " 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对于一个转院时体重仅 940g 的初生婴儿来说,仍需要高频支持通气,手术难度大,身上布满了各种支持导管,从新生儿病房到手术室虽然短短距离,但对她来说仍有高风险。

港大深圳医院 MDT 团队根据小 MA 实际情况制定了严谨围手术期方案,决定在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隔离区行床边动脉导管结扎术。当这个决定做出后,医院儿童心脏科、新生儿科、麻醉医学部、手术室等多学科迅速组成医护团队,进行充分术前准备和评估,为成功救治小 MA 提供全方位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2022 年 1 月 10 日手术当天,经过紧急而又快速有效的术前准备和多学科配合,手术在新生儿科病房——女婴床旁有条不紊展开了。丁以群教授小心地对血管进行分离,在麻醉医生、新生儿科医护默契配合下,手术进展十分顺利。最后小心翼翼地进行结扎、夹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成功完成。

为确保小 MA 围术期的平稳顺利,在新生儿科张谦慎顾问医生和薛银护士长带领下,医院 NICU 团队稳步做好感染防控、手术区域及术中药物等前期准备,使整个手术过程中小患者的血氧、血压和体温、血气维持在正常范围。

术后第一天小 MA 出现了低血压,NICU 医护通过维持血容量、精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促使小患者体征逐渐趋于稳定,开始母乳喂养。术后 3 天,根据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撤机方案,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小 MA 第一次转换为无创辅助通气!

经过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小 MA 情况逐步稳定,术后 7 天经与原所在医院团队和家长商议后,小 MA 顺利转运回到当地。小 MA 的父母终于松了一口气。

据悉,港大深圳医院是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国家 " 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 "。2021 年 7 月,丁以群教授团队作为国内知名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专家引入医院,带领团队重点从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工作,尤其擅长低龄低体重复杂先心病的治疗。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港深医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