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一场马拉松,用时 4 小时 25 分钟,是什么水平?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19 中国马拉松蓝皮书》,2019 年马拉松项目的总体平均完赛成绩是 04:25:40。也就是说,能够以 4 个半小时跑完 42.195 公里的全马,在所有完赛的选手中,处于中等水平。
不过,在跑友圈,对于没有经过严格正式训练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全马 " 破 4" 是他们在个人目标成绩上面临的第一道坎。
而以竞技为目的的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在个人成绩突破上的要求则更高。专业的训练、平坦的赛道、适宜的天气,乃至高科技运动装备的加持等,都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发挥。
由此,各大运动品牌便从中看到跑鞋市场的商业潜力,纷纷投入研发力量,开发出能够有效提升跑者运动成绩的科技型跑鞋,为的就是在万众见证运动员突破记录的共庆时刻,脚上穿的是自家的鞋。
2021 年西安马拉松比赛中,职业马拉松运动员管油胜以 2 小时 15 分 13 秒的成绩夺得全程组男子冠军。彼时,他脚上穿着的是国产品牌乔丹体育的 " 飞影 PB" 跑鞋。
在跑鞋圈,这款鞋也随之受到一批跑者的热捧,同时也让外界看到乔丹体育在专业竞技跑鞋上的更多可能性。
在运动行业普遍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跑鞋市场却格外坚韧。
据商业媒体《福布斯》报道,运动行业调研机构 NPD 集团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在运动行业整体不佳的状况下,跑步产品却保持逆势上扬的销售趋势。并且,市场调研公司 NPD 集团体育产业顾问马特 · 鲍威尔(Matt Powell)表示,跑步会再次掀起风潮,性能跑步鞋服将会拉动运动行业后疫情时期的复苏。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运动的快速发展,也在推动国内跑鞋市场水涨船高。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19 中国马拉松蓝皮书》,2019 年,中国大陆共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 1828 场,同比增长 15.62%;累计参赛人次 712.6 万,同比增长 22.22%。
艾瑞咨询数据及东吴证券测算,早在 2019 年,我国的核心跑者和大众跑者合计规模就达到 4 亿人,2020 年跑鞋市场规模达到 1750 亿元左右。
不过,和其他运动鞋服品类一样,很长一段时间,耐克、HOKA 等海外品牌在国内跑鞋市场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随着特步、乔丹体育、361° 等一批国产运动品牌不断加码跑鞋市场,这一格局正在转变。
实际上,国产运动品牌正在凭借更具性价比,同时科技、设计和用料均不输国际品牌的产品打动国内跑者。
一个侧面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根据厦门马拉松赛官方数据,2019 年,在厦门马拉松上,约 90% 的 "3 小时以内完赛选手 " 穿着的是海外品牌跑鞋。两年之后,2021 年厦门马拉松上,穿着国产跑鞋的 "3 小时内完赛选手 " 已超过 72.6%。其中,穿乔丹体育品牌跑鞋的选手占比为 5.2%,在国产品牌中仅次于特步。
另外,根据电商平台什么值得买此前发布的 2021 年《新国货 618 消费趋势报告》,2021 年 618 期间," 什么值得买 " 站内国产碳板跑鞋 GMV 同比增长 427.61%。
国内专业跑者对国产跑鞋的认可度可见一斑。
在马拉松赛场上,由于具有轻量化、支撑稳定、回弹力强等优势,碳板竞速跑鞋大有取代传统竞速跑鞋之势。" 无碳板,不 PB" 的说法在跑友圈广泛流传。
因此,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更愿意选择碳板竞速跑鞋来提升跑步经济性,即花费更少的力气来达到同等的跑步速度。而支撑度、缓震性、舒适度、保护性,乃至寿命、价格等都是跑者在购买时会考虑的因素。
目前,国内碳板跑鞋的市场份额仍然由耐克等海外品牌把持,但国产品牌的相继加入,也让这个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
在一众国产碳板跑鞋中,李宁、安踏处于品牌的第一梯队。早在 2019 年,李宁率先发布碳板竞速跑鞋 " 飞电 ",随后安踏、特步、361°、必迈等国产品牌相继跟进。与此同时,位列第二梯队的乔丹体育的产品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实际上,乔丹体育也于 2021 年 3 月上市碳板竞速跑鞋 " 飞影 PB"。上市一年多,市场反馈积极。因此,不到一年时间," 飞影 PB" 已经完成更新迭代,近日新推出的 " 飞影 PB 2.0",在动力、舒适性和稳定性三方面均有明显升级。
具体而言,在动力方面," 飞影 PB 2.0" 搭载 " 巭 PRO" 中底科技 , 提升全掌碳板翘度,进而具有更好的回弹、硬度与推进力。在舒适性方面,帮面的韧性更强,领口变小且鞋舌优化,从而强化包裹性,使跑步过程中的脚感更加舒适。在稳定性方面,相比第一代 " 飞影 PB",碳板宽度及大底后跟宽度均有所增加,进而有效提升触地稳定效果。此外," 飞影 PB 2.0" 底部采用 Q-ASU 防滑单元,适合各种路面状况。
相对于传统跑鞋,碳板跑鞋的科技属性更强,因而在产品研发、生产和评测的过程中更讲求科学数据支撑。
" 飞影 PB 2.0" 在研发过程中和效用测评上同样引入了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测试。北京体育大学团队通过 " 运动生理学 ( 最大摄氧量 ) " 和 " 运动生物力学 " 实验,对 " 飞影 PB 2.0" 的外观鞋型、上脚体验、器械测试、数据收集、参数调整等进行专业测试,并通过系统化研究为跑者提高运动表现、降低运动损伤提供科学依据。由此可见,乔丹体育对产品科技升级的重视。
目前," 飞影 PB 2.0" 在电商渠道的旗舰店售价为 899 元,并且在推出首日即登上京东跑步鞋热卖榜的首位。
虽然自 2012 年上市搁浅后,乔丹体育较少进入舆论中心,但在诸多国产运动品牌中,乔丹体育多年来总体稳住了自身的基本盘。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乔丹体育一直在寻求品牌的科技升级。
根据乔丹体育总经理马磊透露,乔丹体育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他表示," 飞影 PB 2.0" 的迭代升级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与国际品牌的更新迭代周期相比明显缩短很多。
同时,乔丹体育与北京体育大学还共同成立运动表现研究基金,用于支持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健康研究院开展跑步、篮球、综合训练、儿童体育等领域的运动装备功能性及运动表现促进相关研究。
经过多年的科研投入,乔丹体育已经掌握 " 巭 PRO"" 巭 TURBO"" 巭 LIGHT" 等多项科技。
另外," 国潮 " 这阵东风乔丹体育也没有落下。跨界联名、进军时尚界,乔丹体育也都做过,足可见乔丹体育想要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的企图。
比如乔丹体育副牌——乔丹质燥,其中 " 质 " 代表注重品质的品牌理念,而 " 燥 " 是时下年轻人态度的体现。2019 年 10 月,乔丹 " 质燥 " 系列发布会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亮相。2020 上半年,乔丹 " 质燥 " 借助东京奥运会的契机,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本土动画联名系列「NOW TOKYO」。
另外,马拉松和其他运动赛事也是各家跑鞋品牌的 " 兵家必争之地 "。乔丹体育在这方面也保持了较大的投入力度,比如赞助第 30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冬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签约职业马拉松运动员、太原国际马拉松国内男冠军管油胜为代言人等。
这些新动作让外界重新看到了乔丹体育的可能性。这一次,乔丹体育能否在碳板跑鞋市场突出重围,仍然需要看后续的市场表现。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熊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