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2-25
甘肃省体工会公布今年甘肃省体育事业发展目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甘肃省体育工作会议 25 日在省体育局召开。会议总结过去一年我省体育事业取得的不俗成绩,同时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全省体育工作。提出办好省十五运、备战杭州亚运会是今年的重点工作,此外提高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等工作也要抓重点、出亮点。

竞技体育提升综合实力

今年我省竞技体育的重点工作首先是省十五运会的举办,本届运动会将于今年 8 月 8 日开幕,前期比赛预计从 6 月开始。因此在确保抓实抓细竞赛组织的同时,要实现参赛出彩,各市州代表队、各协会行业代表队要立足各自优势项目,铆定目标,利用最后的时间扎实做好备战工作,引导鼓励参赛运动员不畏强手、敢于 " 亮剑 ",努力在省运会舞台上创造的最佳成绩。要认真做好群众体育项目办赛参赛工作。这是践行 " 全民省运,人人参与 " 理念的具体行动,同时也是充分展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丰硕成果和人民群众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此外,做好氛围营造。要组织好火炬传递活动,科学设计火炬传递线路,统筹考虑电视转播效果和传递站点实际,全面展现绚丽甘肃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和多彩自然地理资源。

今年还是 2022 杭州亚运会举办年,更是 2024 巴黎奥运会、2025 粤港澳全运会的备战之年,因此今年乃至今后几年全省竞技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就是做好备战工作,要按照国家体育总局 " 以备战促改革,以改革强备战 " 的总思路,探索新形势下的大赛备战模式。因此在强化各项政策落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加大备战工作的针对性,做好人才工作,并综合研判上一个全运会周期我省竞技体育发展中的 " 得失 ",坚持 " 有所为有所不为 ",继续走甘肃特色的竞技体育 " 精兵 " 之路。

群众体育要构建更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办体育的思想,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推动构建更广参与、更加便利、更为丰富、更有内涵、更具活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是我省群众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健身人数、健身场地、健身活动、健身服务等等方面都将有所部署。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及国家和我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健全完善委员会工作协调机制,以 " 大体育 " 理念积极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此外,要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2022 年在全省支持建设体育公园 7 个(其中小型体育公园 2 个)、健身步道 10 条、补短板多功能运动场 169 个、笼式足球场 20 个、智能健身路径 15 套,健身路径 500 套。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支持,会同省发改委加快推进我省体育公园建设," 十四五 " 期间在国家指导目标 28 个的基础上力争完成 40 个新建或改扩建任务。继续支持全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做好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支持指导地方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和智慧化健身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兰州体育馆提升改造项目、省临洮体育训练基地二期建设项目、七里河体育场建设项目建设。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到 2022 年末要达到 1.89 平方米。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上,要紧贴群众多元化、信息化、数据化、社交化健身需求,以 "8.8 全民健身日 " 等全民健身系列示范性活动为抓手,办好第二届 " 陇越骑联 " 国际山地自行车多日赛以及 " 陇越骑联 " 全省自行车长征赛、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全省第四届 " 金色的田野 " 广场舞比赛和全省大众滑雪公开赛等品牌赛事,发挥品牌赛事在促进全民健身、展现陇原风采、助力经济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另外,稳步推进科学健身服务指导水平,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对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全年培训国家级社体指导员 180 名、一级社体指导员 1000 名。

每个青少年掌握 1 项以上运动技能

我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全省体教融合工作构建了顶层设计,要接续发力,努力形成青少年体育工作新格局,完成 " 每个青少年掌握 1 项以上运动技能 " 的目标。

首先要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等机制作用,特别是加强同教育部门的对接,坚持体教融合 " 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 ",破除固有藩篱壁垒,努力实现体育和教育部门思想融合、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措施融合。其次要在全省遴选开展一批体教融合试点县(区、市)创建工作,以县(区、市)为单位,由教育部门在校内着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体育部门在校外积极举办各类冬夏令营活动,同向发力、整体推进体教融合试点,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后备人才和全面实施体教融合探索 " 标准路径 "。第三要按照 " 小学做大、初中做实、高中做优 " 的原则,会同教育部门持续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办法,组织丰富多元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推动学生 " 双减 " 工作。第四要持续深化各级体校改革发展,按照 " 标准化、特色化、专业化、科学化 " 方向,注重夯实县级业余训练基础,支持各市州中专体校发展,做好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县区级示范性体校评估。

推动体育产业、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火爆,让更多人看到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而我省也将坚持以促进内需消费为突破口,努力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速。

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我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同时,围绕助力构建 " 双循环 " 新发展格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守住 " 基本盘 ",稳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度促进体育消费,发挥兰州、白银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在省内遴选一批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此外,要继续实施 " 体育 +" 战略,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复合经营、互动发展,推进体育与旅游、康养、文化等业态融合发展,发展时尚体育消费、夜间赛事经济,培育竞赛观赏消费,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还要注重品牌打造,以 " 陇越骑联 " 国际山地自行车多日赛等品牌赛事为龙头,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围绕甘肃的丝路文化优势、红色文化优势、自然人文景观优势等做文章,策划打造有 " 自主知识产权 " 的赛事,印好甘肃的 " 体育名片 "。持续优化体育营商环境,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不断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助力事业高质量发展。

另外,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文化产品创作等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宣传报道省运会、" 陇越骑联 "、兰州马拉松等重大比赛活动中,探索融入更多体育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和 " 坚持三苦,无私奉献,克服困难,争创一流 " 的甘肃体育精神,传承展现甘肃本土民俗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还要在运动队宣传思想工作中,落实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开展 " 祖国在我心中 " 主题活动,强化运动员、教练员的政治信仰和文化自信,严格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此外,在巩固体育宣传阵地中,推动媒体宣传融合发展,综合运用报纸、电视、微博、微信等媒介,发挥全媒体宣传优势,广泛宣传群众身边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时代风采,组织开展体育文化宣传、体育知识讲座、体育志愿服务、体育冠军进校园、体育训练日开放等活动,让更多优秀运动员能走出赛场、走进社会、走向大众,讲好新时代甘肃体育故事,为西部体育强省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孔德胜 文 / 图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健身 体育 甘肃省 甘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