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2-25
特殊“村民”——杨洪贤的用武之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再有一个月,我的驻村生活就满两年了!"2 月 24 日,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站技术员杨洪贤在 " 新家 " 一一龙泉乡银川村告诉记者,这一年来,打扫卫生、拉水、种菜,朴实无华的驻村日子成了他真实的写照。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 一周 5 天住 4 天,遇到忙的时候,一个月也回不上一趟家。" 刚驻村时,杨洪贤的小儿子才 5 个月,妻子也在上班。为了安心驻村,小杨只能将两个孩子委托给父亲一人照料。" 因为放心不下家里,心一直静不下来。但很快我就发现,驻村生活忙得让人没时间想其他的。" 杨洪贤说。

" 我刚来村里时,驻村工作不知从何下手。直到花了一两个月时间,通过走访、查看、交流、问询等方式 , 才摸清了村情民情,也明白了我要干的工作就是查找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找准短板,制定帮扶计划,协助第一书记向上级部门及帮扶单位争取项目支持。" 杨洪贤告诉记者。

银川村全村人口 1000 多人,常住人口不到四分之一,基本都是老弱病残。驻村期间,杨洪贤特别重视村里的孤寡老人、五保户、低保户和妇女儿童等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帮着安装个取暖火炉,帮着捅个排烟筒,看起来是小事,却解决了大问题。杨洪贤说,村风建设也是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发扬邻里互助精神,工作队组织村妇女清洁队和爱心理发员主动上门服务,为 10 余户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家庭卫生,并安排义务理发,解决实际困难。

2021 年,杨洪贤和工作队成员紧盯困难群众开展工作,为村民刘相忠家协调解决种养补助 8000 余元,帮扶销售洋芋 1 万余斤。为村民马国文家落实种植补助 4000 余元,并帮扶米面油和衣服皮鞋等生活用品。同时,发动帮扶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对村上困难学生家庭给予爱心捐助,对全村 15 名大学生资助 5000 余元。

带动发展种植业才算使上了劲

为了带领村民致富,杨洪贤发挥农技人员的专业特长,在全村主推种植加养殖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猪牛羊养殖,推动百合、中药材、高原夏菜种植,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杨洪贤说,起初村民们不愿意干,不相信山地里能种出高原夏菜,他就在村里搞了一块试验田,亲自种辣椒,长势很好。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村里一户残疾人率先加入,种了十几亩蔬菜。" 缺水的时候就用三马子拉,他不懂的我就去教,结果第一年种就丰收了。村民们看到残疾人也能种出高原夏菜,许多人也就愿意干了。" 杨洪贤自豪地说。

为了带动村民发展种植业,2021 年,驻村工作队协调榆中县农业局向银川村支援地膜 50 卷、肥料 100 袋、种子 60 余袋和菜苗 6000 余株,在全村推广种植栽培蔬菜 100 余亩。" 今年计划种 200 亩。高原夏菜需求量大,川区很多地方搞开发,种菜的越来越少,这对我们山区来说,是发展高原夏菜的机会。" 杨洪贤介绍说,这两年他除了为村民指导种植技术外,还组织种植养殖和蔬菜栽培农技项目培训,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银川村建成 " 废旧地膜回收站 ",一年内在全乡 12 个村范围内累计回收废旧地膜 1200 余吨,对换新地膜 500 余吨,创收 30 余万元,不仅对全乡治理 " 白色 " 污染作用明显,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工作队协调争取项目资金 20 余万元,修整出行道路 850 米,修建垃圾房 4 个,垃圾池 2 个,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垃圾乱倒的现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夏菜 杨洪 银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