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2-25
南京首个校园“碳币兑换屋”在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开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坤 记者 赵丹丹)近日,南京首个校园 " 碳币兑换屋 " 建成启用仪式在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定向河校区)举行。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用可回收物等兑换 " 碳币 ",换取相应 " 奖品 "。这种新模式激发更多孩子参与垃圾分类,了解 " 碳中和 " 理念。

△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定向河校区)碳币兑换屋 "

这间 " 碳币兑换屋 " 位于学校图书馆旁,现场,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碳币兑换活动中,他们将收集来的可回收物兑换成 " 碳币 "。这些碳币分为黄、蓝、绿三色,面值分别为 5 分、10 分、20 分。学生们可以用 " 碳币 " 兑换闲置物品,也可以兑换用废弃物制作的工艺品。碳币值累积到一定数值,还可以获得类似当升旗手、当一次小小主持人的机会,获得 " 双碳 " 宣传员荣誉称号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正向激励让孩子们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也让 " 碳中和 " 理念深入他们内心。

△学生们在进行垃圾分类游戏

在 " 碳币兑换屋 " 内还设置有垃圾分类游戏体验区,孩子们可以参与互动游戏,增长垃圾分类知识。据悉,校园 " 碳币兑换屋 " 将定时开放,帮助学生们养成珍惜资源、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

启动仪式上,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副书记、副校长姚玉梅表示,将碳币兑换屋开设在校园里,目的是为孩子们种下一颗 " 双碳 " 的种子,通过 " 双碳 " 与 " 双减 " 相结合,共建绿色教育生态,从而实现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

△学生们用碳币兑换 " 奖品 "

随后,顶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公众委员和城市治理志愿者共同向学校赠予了一批垃圾分类专题教育教材。首批赠予的 200 本教材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而特别定制的,书中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浅显易懂的漫画故事,培养出一批 " 双碳 " 宣传员,积极传播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等知识,形成 "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 " 的良好氛围。

活动最后,顶山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的 " 垃圾分类教导员 " 还给学生上了一堂关于垃圾分类与碳中和、碳达峰知识的理论课程,学生家长们也参与了旁听。下一步顶山街道将以此为支点,持续开展环保知识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教育和引导师生、家长认识到垃圾分类是要从源头上分离出来,并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人人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相关标签

垃圾分类 教材 双碳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