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火线新速度!从中午接到上级指令,傍晚进场至凌晨完工,仅用时 12 小时,能容纳 1000 余名抗疫志愿者的箱式板房新家就在上沙社区建成了。这标志着福田区建筑工务署以最拼的节奏和最快的效率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战疫攻坚令。
连日来,上沙社区疫情防控告急,上千名志愿者集结承担社区约 863 栋居民楼的防控服务任务。志愿者在承担高节奏工作任务的同时,急需有一个可供休整的临时休息驿站。为此,区防疫指挥部向福田区建筑工务署下达了为志愿者修建休息板房的紧急任务。
接令后,区建筑工务署立即动员,调集人员一线清场对接,在市内外搜集和调运应急货源。署主要领导全过程指挥全环节把控,现场成立战时指挥部,第一时间确定了选址规划和物流调运方案。跟踪采购物流线路,联系了众多具有集装箱提供能力的厂家,从供货速度、安装水平、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挑选优质材料。
从当天晚上 6 时第一辆板房运输车到达上沙社区开始,指挥部通宵工作、挑灯夜战,科学安排工作流程,室外卸物资、吊板房,室内铺床位、架设备,通过 " 各就其位、条分缕析 " 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克服了场地狭小不利装卸、大量外地车辆进深、临时用电接驳等多个难点,在短短 12 小时内将 130 个集装箱及配套用电组装到位,每间设置高低床 4 张,可供 1040 余名志愿者休息使用,并将崭新的被褥、枕头铺好,实现 " 拎包入住 ",为连日劳累的志愿者们提供了遮风挡雨御寒的处所。同时按比例设置淋浴房,24 小时热水供应,提供最舒适的休息环境,以便大家缓解疲劳、及时 " 充电 ",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第二天的抗疫战斗中去。
这批临时板房快速建成,体现了区工务署干部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敢打硬仗,不怕吃苦的 " 铁军 " 精神,彰显了福田区硬核抗疫中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抗疫持久力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