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聚焦小型消防站队伍建设短板弱项,紧盯 " 四个环节 ",坚持 " 六位一体 " 职责任务,创新 " 建、管、训、防、消、宣 " 的管训模式,优化顶层设计,坚持制度先行,规范队伍建设,在全市小型消防站全面铺开正规化建设。
第一个环节是,以 " 按纲建队 " 为载体,全面根植规范化建设的深度,打造 " 小而精、简而全 " 的样板小型消防站,制作《小型站正规化建设图册》,规范外观标识、标识标牌、营区建设设置,确定 12+2 场库室建设标准,并创新升级 " 梅好生活 " 微型指战员之家;同时制定出台人员管理、日常工作运行等 6 大类 16 项规章制度,明确规范小型站 " 周 56 个课时制 ",健全完善 " 防消宣 " 一体化工作运行机制,为小型站管理提供了 " 操作指南 "。
第二个环节是以 " 执勤训练 " 为引擎,全面强化灭火救援的力度,规范小型站 9 项体能训练科目、14 类技能训练科目和 16 类装备训练科目,将其纳入全市执勤训练统一督导范围,强化小型站火情侦察、警戒疏散、初战控火和破拆搜救等功能单元训练,扎实开展梯次掩护、紧急撤离、自救互救等作战安全训练,筑牢致胜基础。并因地制宜配建 " 房前屋后 " 训练设施,研制配备 " 绳索 + 单杠 "、" 快速开锁 + 破门 " 等综合训练设施,创新在全市小型站推行的金属切割机破拆卷帘门操等三项操法训练,加强联勤联训,打通初战救援的 " 最后一公里 "。
第三个环节是以 " 防火巡查 " 为突破,全面拓宽火灾防控的广度。全市 391 座小型消防站,四千余名专职消防员参与火灾隐患排查和宣传培训工作,出台《小型消防站 " 防消联勤 " 工作指南》,将小型消防站定位为街道消防工作 " 前哨站 ",明确四项工作机制,有效激活火灾防控最小单元;建立 " 巡查记录、隐患提醒、线索移送 " 小型站防火巡查工作制度,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参与每周夜查,全程跟踪和监督隐患单位整改进度,确保整改到位;每个小型站配备执法记录仪、电脑等执法装备,同时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全员防火监督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第四个环节是以 " 消防宣传 " 为抓手,全面传递便民服务的温度,制定《深圳市消防志愿服务站建设指引》,明确小型站宣教板块的建设规范,设置消防宣传互动体验设施、消防宣传展板等,提升市民体验感;并接受群众线上预约参观,确保其定期开放。以梅丰小型站为样板,梅丰小型站创新建设 " 消防志愿服务站 ",配备 " 安心 E 点 "AED 一体机,用于伤员急救,同时一体机上配有电子显示屏,播放消防宣传相关知识的短片,为群众科普消防知识。
目前,全市消防志愿者注册 4 万余人,自 2021 年 6 月以来,深圳消防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并开展五百余次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消防隐患督促清除、疏散引导、疫情防控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市民参与消防志愿服务、咨询消防知识提供了平台。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李铭赫 通讯员 深消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