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02
深晚荐书|挑战“欧洲主宰世界500年”的底层逻辑,《脆弱的征服》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欧洲人曾在全球建立起霸权,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以为自 1492 年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人就开始利用 " 坚船利炮 " 所向披靡地征服世界了。这种认知并非凭空产生,而是长久以来西方学者用 " 军事革命论 " 对欧洲扩张与西方兴起的解读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所谓 " 军事革命论 ",就是人们在总结欧洲扩张得以实现的原因时,将这一历史现象归因于欧洲的军事力量占据优势,即欧洲人拥有更好的武器,而且能够更好地组织军事力量。这种观点认为欧洲扩张主要是欧洲军队和国家战胜海外对手的结果,因为欧洲人在欧洲本土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从中汲取了经验,能更好地适应战争的需要。

但这符合史实吗?

近日,重庆出版社出版了《脆弱的征服 : 欧洲扩张与新世界秩序创建的真实故事》一书。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杰森 · 沙曼在书中戳穿 " 军事革命论 " 的神话肥皂泡,向 " 欧洲主宰世界 500 年 " 的底层逻辑发起挑战。

作为典型的欧洲人,沙曼教授放下傲慢与偏见,仔细考察近代早期欧洲人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扩张,提出与传统诠释对立的犀利观点:在近代早期,即 1500 年到 1750 年的两百五十年里,欧洲人并没有在全球建立起军事霸权,欧洲军事革命的成果并未在其海外征服中发挥重大作用,而巧妙的外交策略、完善的后勤保障、充足的财政支持,以及在海洋控制上与当地政权达成的互补角色等,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且欧洲人的 " 征服 " 潜藏脆弱,西方的胜利并非必然,历史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征服为例,近代早期的历史真相是欧亚之间互有攻守、征服,单向的征服与被征服关系并不存在。

杰森 • 沙曼认为,将军事革命看作西方在近代早期称霸全球的驱动因素,这一论点大行其道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对史料的安排和解读方式存在空间偏见和时间错置。空间的偏见意味着欧洲中心主义,即把欧洲的一系列特定的军事和政治发展被错误地解读成存在严格、必然和普世的因果关系。时间错置是指传统的历史学家倾向于从西方统治和亚洲、非洲衰落的时代往回追溯,在之前的几百年中挖掘证据,证明西方人在 19 世纪末必然胜利的先决条件。很显然,根据结论来选定证据,会扭曲我们对世界历史与国际政治的认知。

杰森 · 沙曼以其国际关系专业的学术素养,从更高层面而非单纯站在欧洲立场上,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演变进行深入思考,其观点给人以启发。他给予东西方同样分量的关注,既是学者应持客观立场的学术要求,也是受全球史观影响使然。他试图从一个更具世界性的视角揭示军事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多样性关系,告诫人们不要从结果倒推原因,主张历史并非只有一条单行道通向唯一的命运终点,而是存在导向多种结果的不同路径。这种研究态度和方法,让他的著作获得了许多学术大咖的点赞。因《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一书享誉学界的斯文 · 贝克特称赞《脆弱的征服》" 将改变你对近代早期世界的看法 "。

《脆弱的征服 : 欧洲扩张与新世界秩序创建的真实故事》

作 者: [ 英 ] 杰森 · 沙曼(J.C.Sharman)著 黄浩 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年 3 月

相关标签

神话 新世界 征服 非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