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3-02
社工委在行动丨“3+1”基层治理新模式,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街道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为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建设,张掖路街道聚焦实现 " 党工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 " 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充分发挥 " 社工委 " 机制优势,统筹融合各社区 " 三委 " 和驻守干部力量,结合街道社区实际,整合各类优势资源,以 " 三项清单 "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 " 群众满意度 " 为最高评判标准,创新推出 "3+1" 工作模式,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激发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发挥 " 社工委 " 机制优势,凝聚多元力量解决问题。据介绍,我市建设运行 " 社工委 " 以来,街道各社区迅速成立 " 社工委 ",通过推荐、自荐和社区 " 两委 " 讨论等方式,确定了 13 至 15 名由 " 两代表一委员 "、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退役军人等组成的 " 社工委 " 委员,并建立 " 社工委 " 人才库。在街道党工委引领下," 社工委 " 凝聚合力,紧扣居民群众需求,重点围绕无军籍、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体生活保障、政策扶持、便民服务等需求,开展可持续性的 " 人盯人 "" 点对点 " 式的服务;所有委员实行包片联系制,以 " 三张清单 " 为抓手,采取 " 线上线下 " 联动方式,常态化征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设和治理街道社区意见建议,通过 " 社工委 " 平台项目化模式,逐个认领跟踪落实,确保服务全面覆盖。截至目前,收集各类问题 64 条,落实解决 48 条。

健全 " 爱卫会 " 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服务效能水平。街道 " 爱卫会 " 采用 " 社工委 " 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督促辖区单位完成爱卫工作任务,同时组织协调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爱卫运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竭力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向 " 区域整合 " 转型、向 " 条块结合 " 转型、向 " 互利共赢 " 转型,形成覆盖面大、吸纳广、活力强的 " 爱卫会 " 组织体系,采取 " 网格 + 支部 " 模式,将 42 名委员、48 家单位、25 名居民代表、16 家物业公司纳入网格管理体系,建立 " 爱卫会 " —网格长—单位—物业负责人四级网格服务体系,发挥周末卫生大扫除引领作用,落实 " 门前三包 " 制度,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组织动员辖区群众、单位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生活方式,推广文明卫生习惯,强化群众个人健康责任,提升文明健康素养。

利用 " 公卫委 " 资源平台,深入楼院街巷防控疫情。据介绍,街道发挥 " 社工委 " 机制优势,充分利用 " 公卫委 " 专业平台,在街道社区疫情防控中,组织张广卫生服务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与街道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市区两级驻守干部、" 社工委 " 委员等一道,积极协调配合做好人员摸排、小区楼院封闭封控管理、居家隔离对象监督管理、群众生活和健康需求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政策宣传解释、疫苗接种等多方面工作,保障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全域覆盖。同时挖掘和整合社区的人才资源,吸纳返乡医卫专业大学生、转业军人、社会力量等组建专业队伍,作为专业人才和源头储备,共同参与辖区公共卫生治理,织密公众参与 " 防护网 ",确保将所有人纳入组织视野,真正实现各类人员管理、公共卫生应急和处置等 " 可控 "" 可发现 "" 可管理 ",保障群众安全健康。

激发驻守干部 " 原动力 ",融入社区助力基层治理。街道多次组织驻守干部以座谈会方式,梳理探讨驻守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激发其融入和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做到规定要求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市区两级干部驻守社区以来,全部落实组长负责制,且成立多个临时党支部,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街道每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统筹谋划和推进驻守工作,梳理重点工作并以清单形式传达至各社区;各社区搭建起社会治理创新交流分享平台,加快市区两级驻守干部融入社区治理步伐,如山字石 " 社工委 " 的巷课堂,采用 " 请进来 " 和 " 走上台 " 方式,将智库专家、专业社工、驻守干部、居民骨干等力量发挥出来,形成 " 凝心聚力话驻守、互鉴互学抓实效 " 良好氛围。截至目前,该街道有市区级驻守干部 321 人,且均通过 " 小兰帮办 " 完成报到、打卡、认领任务、积分考核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物业公司 统筹 垃圾分类 志愿者 张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