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2 年 3 月 3 日是第 23 个 " 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 "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为普及全民听力健康科学知识,帮助听障人士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广东省聋人协会(简称省聋协),在馆内 " 融 · 爱 " 空间举办 "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 爱耳日系列活动,实施精准的助聋服务行动,搭建沟通无障碍平台,推动残健共融。
据介绍,世卫组织 2021 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 15 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约 4.3 亿人需要针对听力损失的康复服务。到 2050 年,预计将近 25 亿人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至少 7 亿人需要听力康复。预防听力损伤,已成为社会共识。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张宏征教授带来关于听力疾病的讲解视频,与大家共同关注听力健康。国家认证助听器验配师、听力学专家张永峰老师作客 " 爱耳护耳知识讲座 ",介绍耳聋的致病因素、自检和干预问题,普及听力预防知识,提高广大市民对安全用耳的认知。爱心企业举行 " 关爱听障 传递温暖 " 助听器捐赠公益活动,向广东省聋人协会捐赠助听器,帮助家庭困难的听障人士重获听力,增强对生活的信心,重新融入社会。
读者体验无声手语传递
爱耳护耳主题文献荐读、中图手语角等活动,促进共享共融,搭建沟通平台。健听人士参与 " 无声体验 ",带上隔音耳罩,在听障模拟情景中进行 " 手语传递 " 猜句子、" 观影识曲 "" 中图奶茶店 " 点餐等游戏。" 戴上耳罩后,感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远了,虽然我们面对面站着,但自己就像被拉进了黑洞,不敢跟对方说话,不知道说的话别人能否听见,很孤独。" 一位活动参与者表示,失声模拟让公众切身感受到听障人群无声世界的孤独感,体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提高自身科学用耳的意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表示,将继续秉持融合、关爱的服务理念,以 " 融 · 爱 " 空间作为促进残健共融、传递社会关爱的服务阵地和重要窗口,持续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特殊人群服务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何靖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