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4 日是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护士赖岸支援福田区上沙封控区的第 6 天。6 天前,她与福田二院的另外 19 名医护组建为党员先锋队支援沙头街道,负责上沙东村居民的入户采样工作。
3 月 4 日当天,7 时不到她就起了床,并于 8 时许到达上沙小学足球场,准备切换 " 大白 " 模式,开始一天的采样工作。领取完防护服后,她来到福田二院党员先锋队大本营准备领取当天的任务,领队林智雄早早就在大本营等候,并为队内的每位医护人员分配好了任务。
赖岸今天领到的任务是为上沙东村 8 巷 4 号楼的 68 户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在穿戴好防护服,带上执行任务所需的任务清单、棉拭子、采样管、备用手套、备用面屏等用品后,她就与扫码员匆匆出发,前往上沙东村 8 巷 4 号楼。
" 很多人觉得采样的工作很轻松,拿棉签戳戳喉咙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为封控区的居民采样,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我们每天的微信步数都是 1.5 万起步。" 赖岸说,除了不停地走路、不停地爬楼梯外,她每到一户门前,都要先大声喊 " 有人在家吗?",而不是先敲门," 要尽量避免触摸封控区内的任何物品,以降低感染风险。"
对上沙东村的居民来说,每天上午听到医护人员和扫码员的 " 喊门 " 声早已成为日常,所以只要听到 " 有人在家吗?" 的声音,大家就都知道是医护人员来采样了,并迅速开门。
上沙东村 8 巷 4 号楼一共有 13 层,赖岸和她的同事们总是选择先爬到 13 层,采完 13 层的 6 户居民,再依次一层层往下走。" 这个主要是从体力和卫生两个方面来考虑的,一个是下楼相对轻松,节省体力,一个是从高往低走,走到一楼就可以直接出去,减少样本的感染风险。"
为封控区的居民采样,是个体力活,更是个精细活。1301 的居民在听到赖岸 " 喊门 " 的声音后,迅速打开门,准备好被 " 戳喉咙 "。赖岸先用随身携带的酒精消毒液为手部消毒,随后拿出棉拭子和采样管,准备为居民采样。" 请大声喊‘啊’!" 随着采样结束,赖岸娴熟地将采完样的棉拭子折进采样管内,待采样管完全封闭,由扫码员为封闭的采样管及使用过的棉拭子消毒后,再把它们分别放进标本袋和医疗垃圾袋中。" 谢谢!你们辛苦了!"" 你们也辛苦了,祝你平安!" 赖岸一边回复着居民的话,一边再次为手部消毒。
" 由于已经习惯了每天采样,现在封控区内的居民对我们的工作都十分配合,有时候也会说很多关心的话,让人心里暖暖的。" 赖岸说,每当听到类似的话语,她对自己医护人员的这个身份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就又多了几分。
除了暖心的话,有时候赖岸也会听几句居民的 " 牢骚 "," 请问什么时候能解封啊?"" 我真的快闷死了!"" 能不能帮我点个外卖?"…… 对于这些话,赖岸从没觉得不耐烦,总是温和地回答:" 只要大家都配合好我们的工作,相信很快就能解封,如果觉得闷就看看综艺追追剧,好好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 对于个别居民的小情绪,医护人员都会加以安抚和鼓励," 虽然我们每天工作很累,但封控在家的居民也很辛苦,我们都在为战疫做着不同的努力,每个人都很了不起,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战胜疫情,恢复原本的美好生活。" 赖岸说完,用手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深圳晚报记者 刘轶轩 视频 / 图 莫金龙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