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3-04
施工进行时……甘肃华夏文化博览园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日,记者前往甘肃华夏文化博览园项目建设现场,现场感受到了这张即将闪亮登场的新城市名片的茁壮成长。

记者刚戴上安全帽走进施工现场,一场 " 兵团式作战 " 的场景便映入眼帘。工人们被分为三个团队在各自区域紧张作业,几台大型机械轰鸣不已,整个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井然有序。

" 甘肃华夏文化博览园城市展厅已完成全部装修工程,预计 2022 年 3 月下旬对外开放,2023 年项目全部竣工。" 项目经理高建斌介绍,目前项目已完成基坑开挖和支护柱及内支撑工程,主体建筑 D 塔楼完成地下三层柜架工程和地面五层,C 塔楼完成地下三和地上三层框架工程,以及部分地下车库裙房和 B 塔楼基础伐板浇注工程。

甘肃华夏文化博览园项目,位于七里河区西津东路 251 号,占地 40.736 亩,建筑面积约 19 万平方米。总投资为 18 亿元,项目整体建设周期为 2019 年—— 2023 年。

该项目是七里河区招商引资省签重大项目,是省、市、区三级政府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是国家文旅部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库入库项目。是兰州市委、市政府的《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规划纲(2015-2020)》重点布局和实施的文化产业支撑项目,甘肃省 " 十三五 "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确定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是兰州市政府市列重大项目和甘肃省政府省列重大项目。

" 看着点!看着点!接料的兄弟们准备了,大家都跟上!" 在施工现场的钢筋成型工作区域,施工人员手眼合一地指挥着将一捆捆十多米长的钢筋吊运至备料区。捆扎的铁索打开后,一旁的工人们便迅速跟上,将钢筋一根根运送至不同的机器旁排成了整齐有序的队伍。

随后,专职操作的技术工人便手持作业机具将一根根钢筋按照预设的尺寸进行打弯、成型,期间还要用切割机处理掉两头生锈的部分,以确保制成的钢筋线材能够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有的作业人员不论分工皆是动作敏捷、一气呵成,作业机具的轰鸣声、钢筋与工具的撞击声彼此交织、此起彼伏。

46 岁的钢筋班班长王占杰去年 5 月进入施工现场工作,除了春节以外的时间都是和工友们一起吃住在现场,加班加点的工作着。他的皮肤比较黑,脸上则总是带着憨憨的笑。

" 春节刚过,还有一些工人正在来工地的路上,所以我们这些留在工地的人能多干点就多干点。" 他笑呵呵地说:" 请兰州的老百姓放心,无论再苦再累,我们一定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交上一份大家满意的答卷。"

据了解,甘肃华夏文化博览园项目以文化、科技、艺术生态整合城市资源,建成后,将集聚各类文旅企业 1500 余家,实现就业近 5000 余人。整体功能将以时尚生活方式、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体现甘肃深厚的文化神韵,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城市新业态。

待该项目正式开放时,还将引进沉浸体验式文旅新业态近百家,打造集文旅体验、科技创意、非遗传承创新、时尚餐饮、娱乐、学习、影视、休闲、智能科技,旅游演艺及夜游项目为主要业态的城市夜间经济文化聚集区和高质量 " 文化 IP 打卡地 ",必将成为融合文化、科技、艺术、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城市综合体和城市文旅新地标。

甘肃华夏文化博览园项目依托政府规划的白塔山黄河风情线旅游资源,将努力打造 5A 级观光路线作为目标,构建 " 城市中心游 " 为理想,汇聚华夏文化博览园、西湖公园、黄河母亲、水车园、白塔山黄河风情线五大景点,打造 " 五位一体 " 的城市游览线,让黄河文化深入人心。

同时,项目整体建筑将以徽派建筑风格进行打造,意在集风景之灵气,融中国风俗文化之精华,力求为兰州黄河景观带打造出未来的新地标。截至目前,项目总投入已达 9.2 亿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超 文 / 图 / 视频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甘肃 文化产业 兰州 春节 甘肃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