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3-04
广州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构筑6张水务高质量发展骨干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市水务发展 " 十四五 " 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同意后正式印发。《规划》提出,要加快实施广州市 621 水务高质量实施路线,即:构筑 " 四源共济、六网联动、安全优质 " 的供水保障网、" 千涌通百川、三江护安澜 " 的洪涝安全网、" 单元达标、厂网一体、安全高效 " 污水治理网、" 优水入万户、碧水绕村流 " 的水美乡村网、" 健康和谐、水清岸绿 " 的生态碧道网、" 一网统管、协同高效 " 的智慧水务网的 6 张水务高质量发展骨干网,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水务现代化治理的 2 大关键能力,实现建设水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

到 2035 年城市水系统韧性显著增强

《规划》在总结广州市水务 " 十三五 " 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 " 十四五 " 面临形势,重点明确 " 十四五 " 时期广州市水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及重大任务,并展望 2035 年远景目标。

根据《规划》,到 2025 年,水资源配置持续优化," 四源共济 " 水源格局更加稳定韧性,城乡供水安全优质;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防洪排涝体系更加完善;城市水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 污涝同治 " 取得明显成效;城乡水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深化;生态碧道骨干网络基本形成,河湖水系更加健康美丽;智慧水务管理模式成果升级转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执行有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水务现代化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到 2035 年,广州市将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水系统韧性显著增强,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相适应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障体系。

规划目标如何落实?

根据《规划》,广州将加快实施 621 水务高质量实施路线:

一是优化四源共济、六网联动、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网。按照 " 护好本地水、用好外调水、备好非常规水、供好优质水 " 的总体策略,进一步巩固 " 三江四源 " 水网主骨架,全面加强供水系统内外部互联互通,提升供水系统应对咸潮等极端事件的韧性;全力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探索 " 从水厂到龙头 " 的优质供水示范区,全面推动广州市供水服务从量到质、从有到优转变。

二是完善千涌通百川、三江护安澜的洪涝安全网。以海绵城市理念引领防洪排涝能力全面提升,不断强化 " 流域 - 区域 - 片区 " 三级洪涝防御体系,统筹 " 蓝绿灰管 ",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源头管控,加强竖向设计,刚性管控河湖生态空间,综合提升城市水安全韧性。

三是巩固单元达标、厂网一体、安全高效污水治理网。继续按照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的思路,加快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和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形成用户全接管、管网全覆盖、处理全达标的污水治理网络;从重视工程建设向重视管理增效转变,推动污水厂网联调联控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实现污水治理 " 两转变、两提升 ",不断推动广州市水环境 " 长制久清 "。

四是提升优水入万户、碧水绕村流的水美乡村网。立足广州 " 以城为主,以城带乡 " 的结构,全面推进水美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供水和污水处理的服务质量,强化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的水务基础。

五是升级健康和谐、水清岸绿的生态碧道网。突出广州特色,构建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三片区多节点的千里生态碧道格局,通过整合低效用地、修复水生态、塑造滨水休憩带等措施,营造更多 "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 的生态样本和美丽河湖,打造广州靓丽水生态名片,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对美好水环境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六是构建一网统管、协同高效的智慧水务网。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 " 四横三纵 " 智慧水务顶层架构为引领(" 四横 " 为大感知、大平台、大数据、大应用," 三纵 " 为强标准、强安全、强运维),到 2025 年,基本实现高效立体的物联感知、科学有效的模型演算、智能融合的业务应用,管理模式向 " 智慧水务 " 升级转型,排水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七是全面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践行节水优先方针,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国家节水行动,强力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再生水利用等重点领域节水任务,向科技创新要动力、向高效管理要效益、向节约用水要空间,实现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八是全面提高水务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落实系统治理理念,由单一的功能性治水向全要素系统性治理转变,以河湖长制为引领,以涉水法规制度为遵循,以遥感、大数据等技术为手段,全面落实河湖水域全生命周期监管,用绣花功夫不断促进广州市水务科技创新、高效管理以及涉水产业健康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穗府信

相关标签

远景 保障网 高质量发展 广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