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的发展好不好,关键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一届政府的作为实不实,首要看民生工作落实得实不实。"
2 月 26 日,常州 " 两会 " 刚结束,常州市长盛蕾便率领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集体亮相,第一时间召开 2022 年常州市民生工作新闻发布会。
盛蕾表示,今年常州将聚焦群众 " 急难愁盼 ",办实办好民生实事,聚力打造 " 常有善育 "" 常有优学 "" 常有健康 "" 常有颐养 "" 常有安居 "" 常有众扶 "" 六个常有 " 民生名片,使之成为在全省叫得响、在全国有地位的民生品牌,让常州城市发展更具质量、人民生活更有品质,不断提升民生的厚度、政策的温度和幸福的刻度,努力成为共同富裕的市域样板。
常有善育
打造 " 常有善育 " 名片,让每个新生命都得到最温柔的呵护!
今年常州将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健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婴幼儿托育是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之一。家住常州市天宁区新城尚东区花园的市民小周,刚刚诞下二宝。小周在银行工作,丈夫经营火锅店,夫妻俩工作都比较忙。谈起二宝今后的托育问题,小周却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她家附近就有一个红溪早教托育指导中心,由常州市妇联下属公办幼儿园——常州市红溪实验幼儿园开办,师资团队强大,不仅专业还很普惠。
据了解,早在 2019 年,红溪实验幼儿园就先试先行,探索公办幼儿园开办早教托育新模式。两年多来,中心共为 150 多个家庭的小朋友提供全日制托班照服,为全市 200 多个家庭提供小时制早教服务,助力 " 幼有所育 "。
常州将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年内开设托班的幼儿园达 100 个、提供托位 2000 个,新增普惠托育机构 10 家、净增普惠托位 400 个,创建省级普惠托育机构 10 家、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 3 家。
此外,推动学前教育扩容提质。新增幼儿园学位 4860 个,新增省市优质幼儿园 20 所,建成儿童友好社区 10 个,建设标准化母婴室 50 个。
常有优学
打造 " 常有优学 " 名片,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育承载着民族振兴的梦想,寄托着万千家庭的希望。今年常州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常州市经开区,沿着运河公园往南走,一座砖红色建筑拔地而起,这是经开区新建的宛沿河幼儿园,计划今年秋学期招生运营,将为周边老百姓提供 360 个学位。
在天宁区,崭新的常州市正行中学即将竣工。作为常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正行中学设计规模 12 轨 36 个班级,今年秋学期计划招收 10 个班级 550 名高一新生。
据悉,今年常州将实施学校新建改扩建重点项目 56 个,竣工 22 个,新增基础教育学位 2.38 万个,其中小学 8100 个、初中 9000 个、高中 1800 个。同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让更多新建学校变 " 明星学校 "、普通学校变 " 热门学校 "。
此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实施 " 常有优师 " 行动计划,全年新增省级名师 20 名,市级 " 五级梯队 " 教师 600 名,市优秀班主任 170 名,市级 " 四有 " 好教师团队 40 个。
坚持 " 健康第一 " 教育理念,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 " 五项管理 ",开展 2 轮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和 1 轮心理健康普测,全面培养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
常有健康
打造 " 常有健康 " 名片,让每个普通人都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健康是百姓的最大财富。常州将坚持以 " 生命至上、健康优先 " 为准则,建设高水平 " 健康常州 ",推动居民健康主要指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保持全省前列。
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上,常州将新建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含医疗急救中心)、常州市妇幼保健中心公共卫生大楼,新建提升一批发热门诊项目。
去年年底,位于钟楼区的常州市妇幼保健中心公共卫生大楼正式奠基。作为 " 十四五 " 常州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大楼规划地下两层地上十层,分为隔离救治区和妇幼公共卫生服务两部分,包括常州市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指挥部;儿童、孕产妇女 3 个保健中心等。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常州妇幼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提升分级诊疗水平方面,常州将新建改扩建 8 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 18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市级特色科室,加强县域 " 医共体 " 建设。
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今年常州还将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 7 个、健身步道 30 公里,新建、更新村(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点 290 个。为 5 万名青少年学生免费开展脊柱健康筛查,指导运动防治慢性疾病训练 2 万人次以上。
常有颐养
打造 " 常有颐养 " 名片,让每个老年人都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今年,常州将推动养老服务地方立法,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和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优化 " 三项融合 " 机制,全力打造幸福养老示范区。
提高 " 身边养老 " 的贴心度。常州将为 12 万名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为 2500 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覆盖全市,全年服务 5000 人次。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 30 个。
提高 " 周边养老 " 的便捷度。启动建设新北、天宁、钟楼 3 个区级为老服务指导中心,新建改建 10 家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 6 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新增老年助餐点 60 个。
提高 " 床边养老 " 的可靠度。优化机构养老床位结构,护理型床位比例提高到 72% 以上。推动 30 家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达标,确保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 " 老有所学 " 的满意度。新增 3 个街道(镇)老年学校、20 个社区(村)老年人学习点(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培训 100 名智慧助老教师、1000 名智慧助老志愿者,全年为 30 万人次老年人提供线上和线下课程服务,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常有安居
打造 " 常有安居 " 名片,让每个奋斗者都能实现安居宜居梦!
家住钟楼区的陈阿姨,最近正在忙着为新家选购家具。今年 1 月,她作为大板房异地置换项目住户,选中了清云澜湾小区 21 楼的一套新房。今年,常州 28.2 万平方米大板房异地安置房即将全部交付使用,陈阿姨将和众多住户一起住上新房。
在天宁区龙游河边丽华片区,幢幢红白小楼与蓝天白云、斑斓植物相映成趣,这是去年常州精心打造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之一。
今年,常州将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 1.5 万套(间),做到应保尽保、应享尽享。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95 个、543 万平方米,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180 台以上,支持鼓励农民依法有序开展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年内完成 6000 套以上,让百姓安居。
在交通方面,继地铁 1、2 号线开通运营后,今年常州将开工建设轨道交通 5 号线,新增公共停车泊位 1.03 万个,开通社区微循环公交线路 10 条,让群众出行更便捷、停车更省心。
此外在生态建设上,今年将建设 28 个口袋公园,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新建 77 条精品街道、21 条绿化精品道路。新建改建农村公厕 152 座。疏浚农村河道 200 万立方米以上,完成问题小微水体整治 750 个,建设示范幸福河湖 30 条。
常有众扶
打造 " 常有众扶 " 名片,让每个困难群众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社会救助保障是 " 底线民生 "。常州将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2 月中旬,常州市救助管理站内,4 名流浪走失人员被家人接回。去年 12 月,常州市救助管理站成立全省首个智慧寻亲中心,为失散家庭架起一座团聚的 " 连心桥 "。目前,中心已成功为 10 名流浪走失人员寻找到了家人。
聚焦重点群体,今年常州将对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年人、困境和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开展巡访探访和针对性帮扶,新改扩建 8 个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建设 " 梦想小屋 "400 间,新增标准化 " 德康驿站 "7 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覆盖全市。
此外,加强职工关爱服务,新建、提升户外劳动者驿站 200 家,为全市 12 万名户外劳动者赠送意外伤害互助保障,为 15 万名企业职工提供工会大病互助保障,为 5 万名一线职工赠送健康体检。
在公益组织培育上,发展 4A 级以上社会组织 40 家,开展助老、助残、困境儿童帮扶等公益项目 150 个、公益讲座 100 场、公益服务 1000 场次,直接受益群众 5 万人次。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梦雅 刘国庆 张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