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3-07
唐江澎委员:加强普通高中工程教育,构建工程引领人才贯通培养机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去年两会,

大家一次又一次地

被一位教育领域的委员刷屏!

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唐江澎金句回顾

学生如果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会没有核心竞争力。

幼儿园孩子养成整理习惯比识字重要

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质就是国家未来的整体实力,也是我们社会的幸福程度。我教了四十多年高中了,在我看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做阅读理解题重要。一周七八个补习班,逼到最后孩子没了兴趣,也就没了学习。

日前,带着大家的期盼与重托

唐江澎启程赴京

出席全国两会

问题来了

今年,唐校长的关注点是什么?

↓↓↓

加强普通高中工程教育、构建工程引领人才贯通培养体系

唐江澎提出三点建议:

1. 重视工程教育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情怀。

2. 构建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优化高中高校贯通培养模式。

3. 推动工程教育课程实验,研制工程教育学习环境建设标准。

从省锡中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

高考选择工程专业大类的学生占到 43%;

但部分高中未开齐开足通用技术课程。

唐江澎曾向几位工程院院士了解到,

工程类学生几乎零基础学习,缺少工程习惯,

不利于国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统计显示,当前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但工程师总体合格程度仍居全球后位。

一方面,高校工程教育内容仍以传统工程领域为主,工程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

另一方面,普通高中学生整体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工程技术、工程科技课程教育,缺少基本的工程兴趣、习惯和工程素养,这也制约着我国工程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唐江澎认为,

基础教育领域的工程教育还未得到应有重视,

缺少顶层整体设计,缺少课程体系安排,

还没有建立起与大学 " 新工科 " 贯通的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大类课程

人文类(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传承文化,提高审美素养)

科学类(发展推理、验算与逻辑思维能力)

技术类(发展运用知识生产物质成果的能力)

分析我国高中课程体系可以发现,88 个必修课学分里,人文方向课程占 39%,科学类课程占 25%,体育、综合实践等占 29%,真正的技术课程仅占 7%。

新高考模式的选择性必修学分中,选考历史的学生人文类与科学类课程分别占 76% 和 14%,技术课程学分为 0,学考物理方向学生人文类与科学类分别占 33% 和 57%,技术课程学分同样为 0,工程技术类课程占比明显偏低。从条件保障上看,普高普遍缺少工程技术教育专业教学环境,没有科学类课程理化生实验室那样的设施设备。

来源:无锡教育报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