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在西北的大山里,一个叫做石窑子的村子。乡民们靠山吃山,以种地为生。无论是春耕夏耘,还是秋收冬藏,都喜欢喝茶。
家乡人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他们认为,春季容易困乏,喝茶可以提神醒脑,消除困意。夏天炎热,喝茶能生津止渴。到了秋天,空气湿度较低,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喝茶能润肤润喉,冬日喝茶则抗寒保暖。
家乡没有茶树,主要喝买来的砖茶。砖茶就是外形像砖块一样的茶叶,它又被称为蒸压茶,原因是它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而成。
茶,必须现熬,才鲜才香才够味。客人来了,女主人洗了茶壶准备熬茶喝。整个茶块比较硬,要想掰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摊开一张报纸,把茶块放上去用平口螺丝刀撬,溅的茶屑到处都是,费了老大力气,才弄下来几小块,添凉水放铁炉子上烧,客人则安静地等着茶水煮沸。
后来,不知是谁,说砖茶放在铁皮炉子上烤一烤会变酥软,用手就可以掰碎,再不用大费力气。试过之后,果然好用。这个方法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村庄的每户人家,再也看不到茶屑溅得到处飞。
我极喜欢在深秋时节喝茶,可能是小时候留下的根,跟我爹有关。
深秋时节,收回来的庄稼堆满了粮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晚饭后,我爹背着手哼着曲儿转悠着跟村里的男人抬杠闲谝,胡吹乱侃。爹回来时天已大黑,进门来,总是会给我们熬茶喝。他从茶罐里抓一小把碎砖茶,丢进铝茶壶里,再丢进去几粒疙瘩盐,从缸里舀来凉水添进茶壶,就围着炉子守候着茶壶。
茶壶小,不一会儿,茶水便煮沸了。茶的清香扑鼻,弥漫在屋子里。娘大多时候不喝,她说喝了茶晚上睡不着。我们爷父三个吸溜吸溜,一碗接一碗地喝,喝一口有股淡淡的咸味,也有香味,喝不腻。
若是家里有红枣,在茶壶里丢几枚,就成了枣茶。喝一口除了茶香味,还有枣香味。不过,家里有枣的日子不多,天极冷的时候,爹会在茶壶里丢几片姜,抗寒、暖胃。
深秋的长夜,煮沸在一壶茶水里。我和姐姐围着炉子吸溜吸溜喝茶,炉火红红的,照在我们脸上。爹看着我们喝茶,脸上堆满了笑。他常常说,我的梅娃和虎娃,啥时候能长成个大人。听到这话,我常常撸一下袖子,给我爹回一句:儿子不吃十年的闲饭,惹的爹和娘咯咯地笑。
村里的红白事情上,左右邻舍、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主事人安排妇女熬砖茶供大家喝。人多量大,主人家拿不出这么多茶缸子,就省略了那些繁文缛节,用做席面子用的大瓷碗代替茶缸子,一人捧着一个大碗,吸溜吸溜大口大口地喝,喝出了西北人的豪爽和热情。
光阴荏苒,时事如烟。离开故乡后再也没喝过砖茶,但内心时不时悸动、眼前浮现起,耳畔回响起 " 吸溜吸溜 " 喝茶的声音。粗茶淡饭不一定苦闷,别人眼里的喝茶是虚度生活,在我眼里却是无比珍贵的时光。
我想,这便是家乡味道的魔力所在。
□李万虎
见习编辑丨宗成贤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