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三八 " 国际妇女节,整个社会都在表达对女性的关注、关怀与敬意,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深圳晚报记者编选了一份女性书单,这些书有的是由女性撰写,有的是写给女性的,其中有知名女性的成长自传、有经典的女性小说、有女性权利发展史的展现、有对女性时尚的体验与观察,更有不懈奋斗的独立精神。我们把这份书单送给广大女同胞,希望书中的勇气和力量能使更多女性成为更好的自己。
《王安忆改编张爱玲:金锁记 色,戒》
王安忆 著
本书收录王安忆改编张爱玲的两个名篇《金锁记》和《色,戒》,为香港焦媛剧团的舞台剧底本,一个是张爱玲早期作品,一个是晚期作品,两出舞台剧热度经久不衰,成为剧团的保留剧作。王安忆的改编保留了张爱玲小说的精髓,同时加入了自己的解读。令改编也成了经典之作。
《王安忆改编张爱玲:第一炉香》
王安忆 著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根据张爱玲小说《沉香屑 • 第一炉香》改编的文学剧本,同名电影由许鞍华导演,俞飞鸿、彭于晏主演。通过讲述上海女学生葛薇龙在乱世中的求学、成长、爱情与沉浮,展现了其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成人后的心路历程。
《房间里的母亲》
(加拿大)希拉 · 海蒂 著
《房间里的母亲》是加拿大作家希拉 · 海蒂半自传性的小说,也是女作家为生育和生存意义焦虑的内心独白。" 我 " 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作家,在即将告别育龄的时候,突然对是否应该和已育有一女的伴侣迈尔斯生孩子产生了严重的焦虑。
" 我 " 效仿《易经》的卜卦,通过三枚铜钱的结果来占卜,试图获得让自己平静的答案。在诉诸偶然或神秘启示或无意识的过程中," 我 " 清晰地看坚固而无情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对母职长久的规范和扭曲。同时," 我 " 也开始追溯家族其他女性的个人史,比如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外祖母受挫的人生,比如母亲为了追求事业、长期在家庭生活中缺席给子女带来的长期困扰。
在小说的结尾," 我 " 谅解了母亲,并承认对母亲无比深沉的爱,最终 " 我 " 将自己选择不生育的决定作为另一种向母亲致敬的方式:" 我 " 的母亲努力工作直到老年,是为了实现她自己的母亲未竟的目标;而 " 我 " 也终于告别自我吞噬的无穷追问、欲望和恐惧交织的白日梦,投入写作。" 我 " 选择要面对的人,不是 " 我 " 可能的儿子或女儿,而是 " 我 " 的母亲," 我 " 决定效仿她,让工作成为自己的意义所在。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
卢淑樱 著
本书展现了近代中国牛奶哺育的兴起过程,探讨其背后折射出的近代中国母亲的内心世界和她们所承受的历史命运。作者通过分析母亲角色和牛奶哺育,描写母亲的哺育经验,参考图文资料,力图整合出较全面的近代中国母婴史。作为新妇女史的一部分,本书不仅为母亲历史补白,更是以妇女作为母亲的眼光探索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
《两性:女性学论集》
(法)安托瓦内特 · 福克 著 黄荭 译
这是一本超越 " 母性 " 话题,向女性致敬的挥臂呐喊的振奋之作,是继波伏娃《第二性》之后法国女性问题研究的旗帜性著作。本书汇集了安托瓦内特 · 福克生前关于女性学问题的演讲稿、讲座稿以及访谈材料,本书以精神分析为切入点,界定了女性真正的身份,确立了女性的真正价值,深入探讨了何为女性学,以及这一学科的未来。
《乳房: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
(美)弗洛伦斯 · 威廉姆斯 庄安祺 译
本书从一个母乳喂养孩子的故事开始,新手妈妈弗洛伦斯无意中发现母乳除了拥有各种美好成分之外,竟还含有许多环境毒素。这些原本不该出现的工业化学物质为什么会跑到自己的乳房和乳汁里?身为一名科普记者,弗洛伦斯在惊愕之余着手探究,她前往美国各大癌症研究中心、环境政策研究所以及新西兰的乳房研究实验室等机构,和众多科学家、人文学者交流,从人类学、生物学、医学、环境史的角度解读乳房,关心现代生活如何改变我们的乳房,我们的健康。
《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
(美)阿什利 · 米尔斯 著 张皓 译
" 当我踏进模特经纪公司办公室的那一刻,就走进了一个充满伦理、政治、女性主义的研究困境。"
曾在纽约和伦敦做过模特的社会学家阿什利 · 米尔斯,以内行人的视角展现了模特世界的规则,检视了人们习以为常的 " 美丽 " 是如何定义的。书中涉及对男模、女模、经纪人、客户、摄影师、造型师等角色的广泛访谈,展现了魅力产业背后的政治与经济,甚至随意性。在这条深藏不露的文化生产流水线上,好看不是唯一的标准,合适的外形才是时尚的起源,人们接受训练、推销、打造成珍贵的商品。该书对新文化经济中的社会分析,经济社会学中性别与阶层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
《看上去很美:整形美容手术在中国》
文华 著 刘月 译
" 上帝给了你一张脸,你却自己造就了另一张。"
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经济背景的现代人,为了变得更美更年轻,像购买一项日常服务一样选择整形美容手术。这种 " 美貌的神话 " 如何在消费革命的推动下愈演愈烈?本书指出,从芭比娃娃到韩流,美容经济的背后是全球化背景下审美观的折射;而中国女性对美的认知和身体实践,则进一步呈现了中国社会文化史的意涵变迁。
《我的人生》
(美)伊莎多拉 · 邓肯 著 蔡海燕 凌喆 译
现代舞创立者舞蹈艺术家伊莎多拉 · 邓肯唯一自传,以对艺术的热爱、梦想与坚持,创造撼动世界的奇迹。
《我的人生》一书为美国著名舞蹈艺术家伊莎朵拉 · 邓肯所写的唯一自传,是世界传记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整个欧洲都是她回忆录的舞台。
邓肯用优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自己的传奇浪漫人生:无数次穷困潦倒,无数次奢侈富贵,无数次失败与成功,无数次爱情与艺术的转换、交织 …… 作为一个敢于反抗传统、坚定追求梦想的女人,她以永不服输的姿态、超人的艺术领受力与智慧,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为生命谱写了一曲华丽的乐章。她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可以在爱和美中度过,女人也可以尽情书写自己人生的童话。因而,该自传实为女性心灵自由必读书。
《樱桃青衣》
张怡微 著
《樱桃青衣》收入海派新生代作家张怡微 " 家族试验 " 写作计划中的重量级短篇小说,关于现代人的伤痛和宽容、失落和满足、记忆与遗忘。各自陪父母前来相亲的年轻男女,住院是为了家里人开心的中老年大叔,在寡淡交谈中建立起稀薄的共同话题的两代人,依靠继父的薪水过着小民尊严的一家人 …… 一篇篇故事,抒写一段段埋藏与挖掘,于俗常里见悲悯,于沉重人性中实现自我救赎。
书名《樱桃青衣》取自唐传奇中的梦幻母题。卢子为名利所惑,却最终感叹:" 人世间的荣辱兴衰,高低贵贱,应当顺其自然啊!" 但所谓自然,也是日复一日、不是滋味地度过。" 樱桃青衣 " 表达梦与现实的差距,也显现时光流逝、死生茫茫的哀愁。暗合 " 细民 " 也有 " 盛宴 "," 樱桃青衣 " 虽撷取历经繁华最终梦醒的意象,却也指向指向市民生活不让人沉沦也不让人升华的真相,也指向无奈委身商业社会地产股市、财富梦想中的普通人,从无穷尽的私心中打捞出一点真心的人性感怀。
《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
王小慧 著
以梦为马,四海为家:像王小慧那样生活。
活跃在欧洲和中国的著名旅德艺术家王小慧自传性纪实文学《我的视觉日记》讲述了作者从东方到西方,从学生到艺术家的传奇生活与不平凡的人生。
本书曾获 " 上海优秀图书奖 "," 冰心奖 " 和 " 全国女性文学奖 "。
《花事》(新版)
(法)科莱特 著黄荭 译
一种花,就是一种生命的姿态,一段人事的记忆。1947 年,瑞士出版商梅尔莫提议定期送一束不同的花给科莱特,作为交换,科莱特要以如花文字细细描绘众花之一,于是有了这一段徜徉于花丛中的文字。写《花事》时,科莱特已近迟暮,却无繁华落、花事了的柔弱,她倔强地翩跹出与众不同的诗意,以不经意的细节瞬间击中你的感官。
《筱轩楮墨——清代才媛诗学与美学研究》
沈沫 著
本书聚焦清代前中期的女性诗学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系统评估当前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现状,梳理女性社会生活新动向,阐明清代女性文学繁荣的社会背景;二是从儒、释、道三家系统研究主流社会思潮对女性文学的影响,展示诗歌创作中的思想倾向与主体意识;三是阐述清代才媛诗词对中国抒情传统的承继与发展,深入分析女性诗词的语言艺术、写作心境与诗歌观念,总结了当时才媛倡导的美学批评话语。长期以来对才媛诗词创作的评价,将随着近年来学界对明清诗文的重新研究和梳理,获得在文学地位、价值和成就上进行重估的机会。
《民国女性词人与词集研究》
徐燕婷 著
本书作者民国女性词人的创作放到晚清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注重从整体的视角客观评价个体词人的创作成就,展示她们的词集出版及创作、社集概貌。除了对重要词人、词集、词社作深入阐述外,充分兼顾了不同时期其他女词人的创作和作品结集情况。分别对这些之前鲜有人关注的词人生平、词集版本信息和集社情况作了介绍,对她们的词集内容、作品风格等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凸显其创作特点和实际价值。通过对女性词人与词集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民国女性词在不同阶段发展流变过程的特征。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