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08
深晚报道|冬残奥会上,与运动员一样拼的,还有这些爱音乐的残疾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08 年,夏季残奥会在北京举办。同年夏天,国内第一家残障人士专职民乐和声乐艺术团——北京山水民乐艺术团开始组建,乐团的许多核心成员都参加了夏季残奥会开幕式热场演出。

此次 2022 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山水乐团又有四名乐手参加了仪式前《同在蓝天下》环节的演出。冬残奥是运动员们的竞技场,也是她们闪光的舞台。

▲参与演出的四位演员在谢幕后合影。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乐手李梦琪跨界音乐、体育与科技,曾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上获得过双人自行车项目铜牌,在弹琵琶之余,还积极推动互联网企业优化无障碍功能,帮助视障人群更便利地使用网络。

弹奏中阮的张倩曾参加夏季残奥会 " 轮椅乐团 " 环节演出。在参与乐团演出之外,她还致力于通过直播,向公众介绍中阮这种相对 " 小众 " 的传统乐器。

魏雅然是二胡专业科班出身,虽然有视障,但凭实力考上了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如今,她临近毕业,正在自主创业,带领更多孩子走进民乐的世界。

拉大提琴的陈孟静也会弹古筝。她与丈夫一同支持山水乐团的运营,两人也通过直播演出的打赏收入,担负起家庭责任。

从 2008 到 2022,14 年间,在聚光灯之外,这群特殊的音乐人一直在不懈追求音乐梦想,靠专业水准实现自力更生。

▲乐团在北京市郊区进行公益演出。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山水乐团曾辗转陕西、浙江等多地寻找演出机会,又于 2012 年回到北京。2019 年,他们因一曲民乐改编版《云宫迅音》走红,并登上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国乐大典等众多大型活动与赛事。

近两年来,受到疫情影响,乐团因线下演出减少而缺乏收入来源,又一度面临解散。此后,乐团将演出转移到线上,在直播间里 " 重启 ",继续弘扬民乐文化。2021 年全年,乐团在抖音直播超过 180 场,靠团体及个人直播的打赏收入维持运营,还帮乐手们带来了更多收入。

中国在从夏残奥到冬残奥走过的 14 年间,不仅见证了残疾人体育走向成熟,也见证了残疾人事业在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此次冬残奥会也为更多具备音乐专业能力的残障人士提供机会,与健全人走到同一片蓝天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