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08
深晚报道丨阿里公布2022“研究型实习生”计划,帮助高校学子实现“算力自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3 月 8 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公布 2022" 研究型实习生 " 计划,面向海内外高校学生开放 200 多个科研选题,入选者将与达摩院、阿里云等团队合作探索前沿技术。阿里为大家提供场景、资源、补助等支持,优秀实习生有望获得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CTO)程立的推荐信。

研究型实习生项目始创于 2017 年,旨在将产业界的场景和资源化作象牙塔外的另一处科研土壤,帮助青年学子开拓科研视野、实现学术目标。目前,全球已有 200 多所高校的 1000 多名学生参与该项目,他们绝大部分来自计算机相关领域,博士生占比超 7 成。

今年,阿里计划开放 200 多个科研选题,如 " 量子算法 "" 量子器件测量 "" 用于公开道路自动驾驶的离线强化学习算法 ""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泛内容理解 "" 亚运智慧交通预约出行优化与碳足迹计算 " 等,研究领域涵盖量子计算、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数十个方向。

不同于 " 前互联网时代 " 的传统科学,计算机是一门实践学科,很多学术问题发端于产业实践和社会需求,研究者既需要校园内的 " 实验室 ",也需要产业界的 " 试验田 "。

2018 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一年级的韩淑捷来到阿里,探索一个很新的研究领域:数据中心存储系统智能运维。在部署了超百万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阿里云数据中心,她确立了 " 大规模数据中心存储系统硬盘故障分析和预测 " 这一研究方向。她的实习持续近 4 年,先后发表国际核心会议论文 3 篇,现已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在北大开展博士后研究。

计算机科研非常消耗算力资源,研究视频理解问题的博士生黄子渊刚有两篇论文被计算机视觉顶会 CVPR2022 收录,他说,AI 研究需要反复训练和测试模型,写论文、做实验调用十几块 GPU 是常事。这对高校实验室来说是很大的负担,但在产业界基本能够实现 " 算力自由 "。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相关标签

阿里 数据中心 实习生 科研 计算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