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3-08
人行兰州中心支行“四链同构”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引领性群体。去年以来,人行兰州中心支行聚焦这一群体,协调多部门联合实施工作协同链、产品供应链、利益联结链、风险防御链 " 四链同构 ",推动金融、财政、产业政策嵌入农业产业链,构筑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网。

截至 2021 年底,全省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 2817.79 亿元,占涉农贷款近四成,较年初新增 167.37 亿元。

夯实工作协同链,整合政策资金资源

据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相关人士介绍,该行立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植的乡村环境,通过强化金融财政联动、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从资金支持、信息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环节加大部门协同。

在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托 " 乡村振兴主题卡 " 等特色产品,探索 " 支付 + 政务服务 "、" 支付 + 电商 "、" 支付 + 信贷 " 等助农服务新模式,便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付结算等服务。同时,指导甘肃征信公司上线 " 陇信通 " 平台,打造首贷中心、金融产品、政策支持等多个模块于一体的线上融资对接平台,服务涉农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目前已入驻金融机构 130 多家,促成融资 260 多亿元,其中首贷企业 822 户、94.67 亿元。

丰富产品供应链,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记者了解到,人行兰州中心支行以 39 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的 410 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样本,深入调研重点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情况。围绕其对低成本、便利化、快捷性的融资诉求,推动辖内金融机构探索融资新模式。

一是央行资金引领。以 " 再贷款 +" 模式放大 " 银政保担企农协同效应 ",如庆阳合水县联社立足当地肉牛产业发展,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资金,推出了 " 再贷款 + 旺畜宝 + 农业担保 + 农业保险 + 财政贴息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 金融支持产业振兴模式。额度 15 万元以下以信用方式发放,15 万元以上由省农担公司担保,担保费率仅 0.5%,县财政全额贴息,促进当地肉牛产业贷款利率下降超 400 基点。

二是供应链金融助力。牵头八部门制定印发《关于甘肃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指导各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农业产业链核心企业,制定专属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以订单、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质押等多种融资形式,形成服务马铃薯产业链的 " 蓝天 " 模式、生猪产业链的 " 仔猪育肥宝 " 产品、百合产业链的 " 金百合链易融 " 模式,带动全省特色产业贷款累计投放 312.86 亿元。

三是金融科技赋能。指导各银行机构强化与税务、工商等部门的信息对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创新推出 " 惠农 E 贷 "" 陇盈快贷 ""E 捷贷 " 等一次授信、随借随还线上产品以及 " 菌菇贷 " 等纯信用线上产品,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季节性短期资金需求。

深化利益联结链,构建多维互利机制

该行注重引导金融机构聚焦构建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多次召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座谈会,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评估导向激励作用,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激发富民长效机制。

一是深化订单合同型利益联结。推动农行甘肃省分行建立 " 银行让利、企业订单收购带动、农户受益 " 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主体带动能力作为贷款授信、用信和落实优惠政策的必要条件,打造 " 龙头企业 + 农户 "" 专业合作社 + 农户 " 等金融服务模式,投放贷款 18.41 亿元,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二是深化服务协作型利益联结。推动中行甘肃省分行等机构依托正大集团,在庆阳西峰地区采取 " 银行信贷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组团发展、农户入社多元增收 " 方式,以 " 保底分红 + 土地收益 + 务工薪酬 + 效益分红 " 的利益联结模式,创办生猪养殖合作社 100 个,吸纳带动农户 5230 户。

三是深化产业联合体利益联结。推动农发行甘肃省分行立足庆阳环县肉羊产业发展,通过 " 统贷统还、统购统销、封闭运行 " 集约管理发展肉羊产业。该模式已在 6 个已脱贫县投放贷款 7.96 亿元,支持合作社 403 个,带动 3.28 万人稳定脱贫。

筑牢风险防御链,发挥增信分险功能

记者了解到,人行兰州中心支行加强与财政、银保监等部门合作,推动提升担保、保险、期货保障功能,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融资增信分险。

一是完善担保机制。财政等部门推动省金控出资,地方政府按照 1:3 比例配套筹集资金,县区设立风险补偿金,实现了省市县政策性融资担保全覆盖,探索形成了 " 银行信贷 + 政策性担保 " 双轮驱动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二是加大保险投入。推动保险机构探索覆盖特色产业发展全链条各环节风险点的保险方案,市县开办 " 一县一(多)品 " 特色品种 80 多个,有效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风险。全省已实现签单保费超 18 亿元,直接惠及农户 170 多万户。

三是增强期货作用。以静宁、秦安苹果为突破口,指导人保财险甘肃分公司、太平洋保险甘肃分公司与期货公司合作,积极对接郑州商品交易所,在两县创新实施 " 保险 + 期货 " 试点,有效帮助多个参保果农规避了苹果现货价格波动风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 文 / 图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供应链 兰州 融资 产业链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