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不仅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更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它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变化,成为各个历史时期文化风貌最重要的塑造者之一。
" 蒙恬造笔 " 究竟可不可信?" 兔毫 " 和 " 狼毫 " 出现于什么时候?古人更偏爱哪种动物毛制的笔?" 汉居延笔 " 是怎样被发现的,后来又经历了怎样坎坷的迁徙之路?王羲之、王献之用的毛笔,和今天的毛笔有什么不同?今天的毛笔是 " 进化 " 还是 " 退化 " 了?汉唐时代笔管,其制作究竟有多奢丽?西方的 " 毛笔 " 与中国毛笔有哪些异同?字的好坏和毛笔的关系究竟有多大?存世的汉唐古笔文献中,还蕴藏着哪些古笔的信息?
《古笔》通过大量史料和考古成果,呈现宋代以前毛笔的形态和发展,并由此探讨早期书法、绘画艺术发展及文化传播背后,工具所发挥的重要而又奇妙的作用,揭示毛笔的制作、传播、使用等方面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王学雷,江苏苏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苏州市评论家协会理事、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篆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发表论文 40 余篇。著有《古笔考:汉唐古笔文物与文献》《〈砖塔铭〉与〈瘗琴铭〉: 清人与碑帖的发现、临摹、翻刻及范本选择问题》《续补藏书纪事诗笺证》(即出)。论著曾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治学之余亦从事书法创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赛事中获奖展出。
《古笔》
王学雷著
中华书局 2022 年 1 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