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 " 希望小屋 " 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开展以来,团市委坚持把 " 希望小屋 " 建设作为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的有力抓手,为适龄困境儿童打造独立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希望小屋 650 间。
为把社会关爱传递给需要的困境儿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全市各级团组织联合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逐户实地调查,科学确定帮扶对象。同时,团市委抽查对比,确保信息真实、受助合理,做到应帮尽帮。2022 年,全市已摸排需要建设 " 希望小屋 " 困境儿童 114 个,摸排工作还在进行中。
全市各级团组织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信息发布会和现场走访等形式,努力拓展资金来源。同时,充分利用腾讯 "99 公益日 ""520 公益日 " 等线上募资渠道,撬动更多社会公益资源。在众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两年来,全市共筹资超过 700 万元。
团市委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建管结合,与县市区、功能区共同把握好程序管控、检测验收、档案资料和人文关怀等重点环节,严格对照 6 项工作程序和 13 项档案清单要求,标准化、程序化、责任化完成建设任务。" 希望小屋 " 建成后,团市委多次组建调研组开展暗访和督导,确保 " 希望小屋 " 正常管护使用。
为做好 " 希望小屋 " 后续志愿服务工作,团市委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心理疏导、习惯养成、生态意识、互助回馈等志愿服务项目库,指导各县市区、功能区优化青年志愿者队伍,与青年社会组织深度合作,为每个小屋组建一支 " 团干部 + 社会组织 + 学校教师 + 返乡大学生 " 的志愿服务队伍,结合 " 牵手关爱 " 行动和 " 青青学堂 " 项目,开展好日常陪伴、课业辅导、心理关爱等志愿服务,并根据受助少年儿童的实际需求增加个性服务内容,切实提升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从 " 小屋焕新 " 到 " 精神焕彩 " 的转变。
下一步,团市委将继续围绕中心大局,推动 " 希望小屋 " 建设,进一步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就业创业,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青春力量。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池彦明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