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3-09
这场模拟火炬传递活动,点亮残障人士心中的“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中国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将最后一棒火炬插入主火炬台的场景,让无数人动容。近日," 冬残奥会火炬传递分享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口述影像 " 特别活动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融 · 爱空间举行,20 余位残障人士参加。

本次活动邀请了 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手、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聋人协会主席范宜涛,为现场读者分享参与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感受:" 能够参与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激励着我继续前行。"

为让现场读者对冬残奥会有更实在的感受,范宜涛还把火炬带到现场,给大家触摸体验。大家对火炬的传递过程充满好奇,有人积极提问:" 为何最后一棒火炬手会选择我们视障人士?" 范宜涛说,视障火炬手点燃主火炬,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视障群体的关心和关爱,也让全世界看见我们中国 8500 万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的精神。

活动现场,残障朋友们纷纷化身 " 火炬手 ",体验火炬接力。范宜涛作为第一棒传递火炬,残障朋友们一棒接着一棒,与奥运火炬亲密接触,传递奥运精神;最后一棒由两位肢残和视障读者在大屏幕前的 " 圣火台 " 点燃象征着团结、友谊、进步的 " 火炬 "。尽管这只是一场模拟火炬传递活动,但满满的仪式感让每个人心中的奥运热情再次被点燃。有视障人士表示,虽然看不见火炬的光亮,但也能感受到它的温暖,感受到奥运火炬、奥林匹克精神迸发的力量与信心。

不少视障读者很好奇冰墩墩、雪容融长什么样。在 " 我的声音、您的眼睛 " 口述影像活动中,助残志愿者们现场口述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让视障人士触摸冰墩墩、雪容融、鸟巢、水立方等模型。听完开幕式讲解,视障大学生小欣难掩兴奋之情:" 口述员的讲解,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即使用耳朵听,也能感受到画面的诗意。"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表示,接下来将接好文化助残的 " 接力棒 ",继续秉持融合、关爱的服务理念,以融 · 爱空间作为促进残健共融、传递社会关爱的服务阵地和重要窗口,持续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特殊人群服务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何靖怡 陈子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