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 2022-03-10
国家安排!5年内,这种“食堂”将覆盖大城市8成社区!1份菜3元起,有的已成“网红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 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 "。就在全国两会前夕,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力争在五年内,使大城市老年助餐服务逐步覆盖 80% 以上的社区。

上海推行 " 长者食堂 ",菜品 3 元起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在上海徐汇区,车水马龙的闹市区里,隐藏着一个当地居民争相去打卡的网红目的地,这就是徐家汇街道的食尚书舍社区长者食堂。

长者食堂饭菜品类丰富、荤素搭配,一日三餐这里会提供几十种菜品,但一顿饭的价钱不超过 15 元,好吃、方便、实惠,是老年人青睐这里的原因。

在后厨,记者发现这里竟然看不到炒菜师傅的身影,只看见智能炒菜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煮面的机械臂也忙个不停,取面、投面、翻转汤篓、加底汤,操作起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碗热气腾腾的本帮汤面就基本制作完成了。

除了后厨的这些智能装备,这家老年助餐点还采用了 AI 智能结算系统,老人选好餐食后,把餐盘放到 AI 摄像头下,屏幕就会自动显示每道菜品的价格。

通过智能结算系统可以看到,这个长者食堂每份蔬菜的价格在 3 到 6 元、一小份荤菜的价格在 6 到 9 元、一大份荤菜的价格最高 16 元。按照政府的补贴政策,60 到 69 周岁的老人每餐可享 9 折优惠,70 周岁以上老人可享 85 折优惠。

上海市民 韩根发

社区老人陈雪芬的老伴生病离开人世,半年前,她检查出患有胆管结石需要手术,接连进行了两次手术,体重也从 100 多斤骤降到了现在的 70 多斤,术后的一日三餐,成了压在老人心头沉甸甸的大石头。

陈雪芬一个月的退休金只有 4000 多元,每个月还要打给 90 多岁的老母亲 1000 元,落在手里的钱只有不到 3500 元,看病吃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过十多天,还要接受第三次手术,手术前后这段时间,营养搭配尤为重要。家门口开了这家长者食堂,她忧心的吃饭难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据统计,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常住人口有 11 万,老年人口占了三分之一,仅仅是这家长者食堂服务范围内的十个社区,60 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一万多人。智能化、数字化的运营模式让街道找到了一条服务老人的新路。

上海徐汇区徐家汇街道食尚书舍社区长者食堂运营方负责人 李振宇

除了到长者食堂就餐,社区的老人们还可以订餐,由无人送餐车将饭菜送到指定的楼单元门口后,下楼取餐的老人只需刷一下餐卡,就能拿出自己选择的套餐。

早午饭加在一起,一个老人一个月只需 500 多元,就能在家吃到热乎可口的饭菜。简单、便捷的适老化订餐操作页面,也让老年人很快就能学会。

在上海徐汇区智慧助餐养老服务平台上,显示着全区所有养老助餐点的各类实时数据。大到消费人群年龄层、消费习惯,小到菜品的受欢迎程度,甚至是社区老人的用餐时间,都能精准进行统计分析。

从做菜、结算、配餐,再到大数据平台支撑,用 " 绣花 " 般精细治理推进 " 舌尖上 " 的养老,上海徐汇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养老助餐模式。

现在,徐汇区已有社区养老助老机构 196 家,其中社区助餐点 124 家,包括了 13 家像徐家汇食尚书舍这样的长者食堂。

半小时观察:" 一日三餐 " 传递城市温度

就在全国两会前夕,《" 十四五 "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印发,首次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列为 " 十四五 " 时期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其中就把养老助餐列为了要优先发展的事项。各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和探索,用 " 一日三餐 " 细微处的人文关怀传递出一座城市的温度。我们相信,厚植 " 老有所养 " 的国家治理基石,老龄事业将不仅为老人和家庭带来欢乐,也将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标签

ai 上海 网红 养老服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