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3 月,浙江文艺出版社 · KEY- 可以文化推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赵柏田的两部长篇历史小说代表作——《买办的女儿》《赫德的情人》。两部小说均以清朝晚期为背景,选取近代史上具有深刻意味的时间节点和人物,重述了现代性降临前夕中国社会的裂变与阵痛。《买办的女儿》可以视为《赫德的情人》的前传。
七封长信中被历史尘沙掩埋的往事,一座城的旧日浮世绘
《买办的女儿》的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 60 年代初期的上海,这是一个乱象丛生、希望与绝望并存的年代。各色人物聚集在这里,官员、商人、买办、外交官、冒险家、盗匪、浪人 …… 在战火与爱情交织中纷纷登场。七封长信,让一段被历史尘沙掩埋的往事重新浮现:陈小羊是上海滩最大的买办杨坊的伙计,与买办的女儿樟梅小姐自幼两小无猜,暗生情愫。在太平天国的战火危及上海之时,樟梅小姐被父亲嫁给洋枪队头领华尔,来笼络和牵制这支桀骜难驯的雇佣军。陈小羊愤而投奔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的部队,决心在战场上杀死华尔,夺回所爱。他一边在写给樟梅小姐的信中倾诉衷肠,一边讲述着他参与和见证的历史 ……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批评家陈福民认为,《买办的女儿》这部小说的人物关系和情感遵循了虚构小说的艺术尺度,又引入了非虚构的手法,以史料的真实达至艺术的真实,小说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律。《收获》主编程永新认为,《买办的女儿》把目光投注到 19 世纪 60 年代太平天国后期上海城市的变迁和特殊人群买办的身上,体现了一个作家的史识、学养和他宽广的文学视野。
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罗伯特 · 赫德的人生故事
《赫德的情人》是赵柏田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多重视角重塑了深刻影响大清命运的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罗伯特 · 赫德的人生故事。赫德 19 岁来华,自 28 岁起,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长达 45 年。这位被称为清廷 " 第一客卿 " 的管理能人在中国开创了廉洁高效的新式海关,积极推进中国外交、教育、邮政、金融近代化,他的命运与近代中国的命运深深交织。选择这样一位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中首当其冲的独特人物作为小说主角,赵柏田坦言:" 夹缝年代中的夹缝人物,他们身上汇集着时代的种种冲突,这正是他们令我着迷的地方。"
为创作《赫德的情人》,赵柏田充分考察当事人日记、书信、家族档案等史料及相关研究著作,发掘出立体的赫德形象:他曾是懵懂的英国小镇青年,走上东方仕途,逐渐成为老练的斡旋高手、位高权重的红人;他是上层社会的 " 模范人物 ",私下却将往事与真情封存,远离昔日的情人,甚至将 " 不够体面 " 的亲骨肉送往遥远的英国 …… 时过境迁之后,年老的赫德却只能直面事业基石的垮塌和内心的悔恨与思念。不同于历史教科书中单薄刻板的形象、学术史深处冷硬的形象,小说呈现了一个热烈而压抑、在暗夜中奋勇前行又不断挣扎的孤寂灵魂。通过赫德的经历,小说亦淋漓展现了现代性降临前夜中国的朝野众生相,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远眺近代史的别样视角。
《赫德的情人》获得了专业人士和读者的广泛认可和喜爱。历史学家葛剑雄曾称这部小说 " 既忠于史料,又善于想象,亦真亦幻间显示了赫德丰富的人生 "。作家、媒体人孙小宁曾对赵柏田展开访谈,评价本书:" 它之耳目一新,乃在于作家通过有效而详实的史料复原,多少让我们学着去除偏见来看待当年那些在华洋人,打量他的同时,也是在重新审视我们自己。"
作家赵柏田这两部长篇历史小说代表作的出版,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和思想维度,去重新打量中国近代史进程中复杂又波谲云诡的变迁。正如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评论家张闳称:" 赵柏田的写作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叙事方式,一种从先锋主义那里继承下来的话语方式,这种叙事方式同时也本源自新史学,在史实与想象、历史与现实经验之间架起了一道奇妙的桥梁,经由一个个隐秘的通道,把现代性和人类性的经验在历史场景中还原。赵柏田的非虚构性作品把一种带有强烈现代主义色彩的个体存在经验,灌注进对历史的人与事的追忆与想象中,以个人的生命体验打开历史的 " 黑匣子 ",让消失了的人与事,向当代经验敞开和发声。"
(执笔:李灿、易肖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