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11
深晚报道|罗湖区莲塘街道邓文婷:“软妹子”有连续作战18小时不怕疲劳的“硬作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早上 8 点出门、凌晨 3 点回家、每天 1600 条数据 …… 这些平实的数字,娓娓地向人们述说,一名社区网格员坚守抗疫一线,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

岁月无声,数字能言。在罗湖区莲塘街道畔山社区,有一个瘦瘦小小的 " 软妹子 ",对群众轻声细语,不厌其烦。在抗疫一线又是一个 " 不顾家 " 的 " 女汉子 ",过家门而不入,拼劲十足。

她叫邓文婷,是莲塘街道畔山社区的副网格长,除负责日常网格工作外,她还是一名疫情大数据排查的流调员。

" 中午的饭菜做好放冰箱里,你下课了就自己热来吃。" 早上不到 9 时,交待好因疫情在家上网课的儿子相关注意事项,邓文婷便急匆匆赶回社区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0131" 疫情以来,她所在的数据组每天最多要处理 1600 余条涉疫数据。处理数据不只是在系统上简单的点击确认,而是需要详细的询问当事人所有轨迹信息和提醒相关防疫要求,遇到不配合不理解的居民甚至要听到诸多难听的话,对于她来说已习以为常。

在接到隔离期间需产检的孕妇、突发肠胃炎需闭环送院治疗的小孩、腿脚不方便需要下楼核酸采样的老人等提出的各种要求时,她都会努力去帮助协调,因为要确保每一位居家隔离的居民日常生活尽量不受影响。

中午 13 时,边吃着盒饭边处理数据的邓文婷接到了居民的咨询电话,等她解答完毕放下手机,刚刚系统清零的模块又显示有 "99+" 未处理。一般这个时候她会深呼吸一口气,然后鼓励大家继续加油。

因为她知道,每一条数据在等待及时 " 排雷 ",要用争分夺秒,才能阻断疫情传播,所以尽管压力巨大,但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态让这个瘦小的 " 软妹子 " 保持着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 " 硬作风 "。

温柔贤惠的品质在邓文婷这个客家妹子身上一点不少。晚上 20 时,处理完最后一条数据的邓文婷才想起来忘记给儿子点外卖了。

微信语音后才得知儿子已经吃完晚饭,她既欣慰又心酸,邓文婷说,做母亲的谁不想早点回家照顾儿子,但疫情形势严峻,所有的付出只为早日消除疫情,回归平静生活。

疫情防控关键时候,邓文婷最怕接到儿子的电话,生怕他自己在家出什么状况,看到儿子早已习惯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也慢慢学会了照顾自己,很开心他长大了。

" 老程和云驰今天上门为居家隔离户贴封条忙了一天了,你们先回去吧,抓紧时间休息,疫情形势严峻,数据随时都会下发,要做好准备。" 安排好同事们排班的邓文婷,还在办公室继续奋战,确认排查系统数据清零,才放心地离开办公室。此刻办公室的时钟时针过了 21 时,距离她早上出门已经过去 11 个多小时了。

" 铃铃铃 ……"。" 流调组全体人员马上回办公室集中,有紧急任务!" 晚上 22 时,刚上楼还没进家门,又接到了紧急防疫任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马上又转头下楼,连小孩的面都没见到。等再脱下 " 大白 " 回到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3 点了。

这是一位防疫流调员的抗疫 18 小时,也是像邓文婷一样所有抗疫一线人员的工作常态,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是他们在努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基层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陈兵

相关标签

微信 大数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