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进入百日倒计时,接下来的时间里,考生如何实现精准备考,做到胸有成足,力争突破文科难关——数学呢?今日黔学帮推出贵阳市 2022 届高考备考攻略第三讲:文科数学,备战的考生赶紧拿起小本本记下要点吧!
第三讲:数学(文)
以知识为载体 攻克复习难点
主讲人:郑咏会
有多年的高三教学工作经验
为多所学校的高三学生做过考试指导
撰写的文章曾获得全省一等奖
在郑老师看来,在备考高考数学(文)时,对高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必不可少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 2022 年高考备考有着指导作用,突破自我、认识高考首先从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开始。
其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 " 一核四层四翼 " 对高考 " 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 培育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 的问题给出了回答。
一核:立德树人 服务选拔 导向教学,即为什么考;
四层: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即考什么;
四翼:包含了基础性 应用性 创新性 综合性,即怎么考。
郑老师认为,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今后的高考命题必将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思想方法为灵魂,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具体特征为:
1. 考查双基,能力立意
2. 关注应用,体现素养
3. 坚持创新,灵活性强
4. 注重综合,区分度高
在认识了《高考评价体系》之后,郑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 2021 年的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全国甲乙卷)。
1、考查双基 能力立意
第 9 题为常规题,具有入手容易且运算量都比较少的特点,这样的设置充分考虑了文理科数学的不同,为与新教材文理同卷接轨,2021 年的文理相同题目及姊妹题有所增加。
2. 关注应用,体现素养
身心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包含有健康情感的指标,要求考生具有健康意识,注重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本套试卷对此也有所体现,如第 6 题以社会普遍关注的青少年视力问题为背景重点考查考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3. 坚持创新,灵活性强
通过以往的试题可以发现,加大开放题的创新力度,利用开放题考查考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挥数学科的选拔功能。如第 21 题给出已知条件,要求考生根据条件推测结论并进行证明,充分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4. 注重综合,区分度高
有的试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关注我国各方面的重要成果,通过设计真实问题情境,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第 2 题以我国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为背景,通过图表给出某地农户家庭收入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以此设计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对此,郑老师为大伙儿分析了高三三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
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紧扣课本、夯实基础,逐步完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培养数学基本能力。力争消灭知识上的盲点,不留死角。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简单题、中档题,会做,能做对,能拿满分。
二轮复习
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以专题的形式展开,以微专题为支撑,逐个突破重点内容。主要是培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做好知识重组和知识迁移,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能力整合。
三轮复习
综合训练,冲刺提分。精选冲刺训练的模拟试卷,通过规范训练,发现知识的薄弱点和思维的易错点,进行有针对的强化训练。这一阶段要强调限时训练,提升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调整心态、回归课本,查缺补漏、答疑解惑,树立信心、轻松应考。
在当下的二轮复习中如何精准备考、高效复习?郑老师给出了相应备考计划以及百日备战锦囊。
选题要有针对性,稳固自己长处,弥补自己短处。关注题型特点、审题技巧、答题基本要求。通过题型归类、方法归纳,使自己实现从做对一道题到会做一类题的转变。
●策略:专题练练短板、题型练练方法、套题练练时间。
第二、做题要 " 准 "
审题无误、计算准确。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扣点分!
第三、纠错要 " 实 "
真正找出问题所在,千万不能只关注分数,多关注自己在做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搞清自己错在哪里,是陈述性错误还是程序性错误。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索,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
●策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开启深度探究式学习。
第四、问题要 " 除 "
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将每一次作业、考试中的错题按照错因进行分类。找到自己频繁出错的问题、零思路的问题、易混淆的问题,反复推敲直到清楚为止,逐个根除。
最后,郑老师用两句话与大家一同共勉,"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未来没有太大关系。"" 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而你需要开始才会很厉害。"
加油,2022!
来源 黔学帮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