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3-12
中国两会为何坚定走向开放透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11 日闭幕。近年来,中国两会更加开放、信息更加透明,保证人民知政论政的权利的同时,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坚定声音。

(3 月 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全国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同步举行始于 1959 年。会议各项议程依序推进,人大代表听取报告、审议讨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各展所长;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全体会议直播,从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到 " 三条通道 ",相关新闻报道屡屡引发热议。

开放透明的信息流动机制使中国两会不可能是少数政治精英的闭门俱乐部,而是全国人民意志汇集的平台。愈发全面的信息开放机制,加上民众越发成熟的政治意识,辅以日渐完善的技术条件,促使中国两会在疫情阻隔之下依然成为一个开放而透明的政治过程。

本次全国两会依旧 " 欢迎符合‘两会’疫情防控要求的中外记者届时参加采访 ",并 " 继续秉持开放、透明的精神,为中外记者采访报道提供服务 ",展示出一如既往的开放姿态。

(3 月 4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新闻发布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图为分会场。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代表委员畅所欲言,新闻发言人有问必答,媒体采访更加便利,近年来,中国两会开辟出一条信息开放之路:推动代表委员信息公开,如 2007 年首次对外公布各代表委员驻地详细地址,公布各代表团新闻联络员电话,2008 年公布全国政协委员的基本信息;代表团团组会议逐年扩大开放场次,并推动对境外媒体开放;重大会议过程电视网络直播;会议报告增加名词解释,并发布外文版;开通 " 网上新闻中心 "、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为记者提供便捷服务;2016 年 " 部长通道 " 开通后," 代表通道 " 和 " 委员通道 " 于 2018 年相继开通 ……

今年,全国两会在信息公开上又有新举措。以人大为例,去年修改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增加了代表团可以根据需要设发言人,秘书处和代表团可组织接受采访等内容,于今年首次实行。

(资料图:人民大会堂前红旗飘飘。)

中国为何要推动全国两会信息开放?

对国内,它蕴含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中共始终注重权力机关的人民性、群众性,使民主监督贯穿政治生活,而不结束于选举投票之后。信息透明正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支撑,它保证了人民在公领域的知情权,在政治生活中对重大国家事务了解充足的信息,促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人民的注视下健康运行,避免步西方后尘而走入米歇尔斯 " 寡头铁律 " 的陷阱。

对世界,信息开放彰显中国形象、展现自信。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地缘政治格局骤变、地区冲突摩擦加剧、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澜的当下,中国作为世界百年变局中的重要力量,以信息开放正面回应各国关切,让充满不确定性、遍布 " 猜忌链 " 的世界看到确定性。更为难得的是,中国两会亦是向世界 " 直播 " 中国民主实践的 " 第一现场 ",为不同文明下各式民主的交流互鉴提供了一面明镜、一扇亮窗。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