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2 日,深圳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11 日 0-24 时,深圳新增 29 例病例,其中,27 例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 例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6 例在隔离观察的密接人员排查中发现,23 例在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新增病例均已转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林汉城,福田区委常委、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志东,南山区副区长蔡淡宏、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介绍疫情防控处置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请市民主动前往核酸检测点完成检测
近期,我市在多个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核酸筛查中发现病例。
林汉城介绍,为抢抓黄金时间发挥核酸检测 " 排雷 " 作用,我市 3 月 12 日至 3 月 15 日将在福田、罗湖、南山、宝安等重点片区同步组织实施核酸筛查,全区全体居民 " 每日一检 ",力争通过全面有序组织,做到核酸检测 "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以最快的速度排查出阳性感染者,全面切断病毒在社会面的传播链。
林汉城表示,请工作、生活在以上重点片区或近期有前往以上片区的市民积极配合核酸筛查,主动前往核酸检测点完成检测,齐心协力战胜疫情,共同守护我们的城市。
压实 " 四方责任 " 织密社会 " 防护网 "
林汉城介绍,本轮疫情波及面广,在多个群体中均发现了感染病例,我市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由面及点、综合施策,进一步织密织牢社会 " 防护网 "。具体来说,就是压实 " 属地、行业、单位、个人 " 四方责任。
目前,全市各级政府正在全力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及时做好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隔离管控、民生保障等工作。行业主管部门按照 " 管行业就要管防控、抓业务就要抓防控 " 的原则,依法依规做好本行业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确保员工在工作场所、生活场所和公共区域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请市民继续保持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线、少聚集、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积极配合开展核酸筛查、封控管控等工作,家庭要注意清洁卫生和开窗通风。
" 三区 " 市民拨打 120 分两种情况
目前,全市共投入 42 辆负压救护车、500 多人,执行疫情相关人员转运任务。疫情之下,市民拨打 120 要注意什么?周强表示,市民拨打 120 要保持镇定,表述清晰、简练、易懂,把患者所在的具体地点、患者的人数、主要症状或伤情说清楚,耐心如实回答 120 调度员的询问,如是否处在 " 三区 "、近 14 天内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 十大 " 症状等。保持电话畅通,以便 120 急救人员联络现场和指导自救。
身处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市民拨打 120,分为两种情况。周强称,如果是非急危重症,封控区和管控区的病人应先通知社区,由社区三人组联系定点接收医院,120 核实后调度派车;防范区病人则持 48 小时核酸阴性结果,做好个人防护、" 两点一线 ",自行前往医院就诊。如果是急危重症,可直接拨打 120,并按 120 电话指导等待就诊。
重点区域 " 每天一检 四天四检 "
近日,福田、南山疫情多点散发,两区也相应对部分区域的管控措施进行了调整,优化核酸检测服务。李志东介绍,福田区设置 506 个固定和机动的核酸采样点,配置遮阳棚、大风扇,为高龄长者、孕晚期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采样服务,同时想方设法 " 科技防疫 ",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努力让居民朋友核酸检测省心、暖心。此外,福田区加大 " 三区 " 生活物资供应渠道,辖区生活物资储备量是平时的 2 倍左右,加大力度储备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
" 南山区实施全区全体居民核酸检测‘四天四检 每日一检’,所有公共场合一律须凭 24 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凭前一天阴性结果证明加当日核酸采样记录方可出入。自 3 月 12 日起,南山区在全区设置约 500 个采样点,每天安排 2800-3000 名医护人员,尽力保障居民就近、便捷完成核酸采样。" 蔡淡宏表示,南山区在全区社会面全面推广 " 围合 + 卡口 + 电子哨兵 + 白名单 " 常态化管理方式。针对 " 三区 " 中的城中村握手楼较多,人员密集的情况,将重点城中村划分为小网格,围合管理,为每个小网格配备服务保障小组,尽快实现网格 " 静态管理 ",减少人员交叉流动。3 月 14 日至 3 月 18 日期间,除保障城市基本运行、民生、应急等行业外,具备居家办公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原则上应居家办公。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