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深圳迎来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侵袭,目前各区均提升了疫情防控响应等级。在 24 小时核酸常态化、" 三区 " 防控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市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着重注意哪些防疫方法、避开哪些防疫误区?3 月 13 日,深晚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广东省医师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理事宋卫东博士,请他就市民关心的防疫问题进行了解答。
医用口罩切勿重复使用
宋主任告诉记者,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市民不了解口罩的安全使用方法,口罩 " 超期服役 " 的现象比较普遍。宋主任提醒市民,普通医用口罩使用时间一般是 4 到 8 小时,过了这个时间一定要更换新口罩," 超期服役 " 的口罩因为污染或潮湿会失去防护作用,另外口罩变形也会导致防护性能降低,这时也必须更换。对于替换下来的旧口罩,宋主任建议用纸巾包好放到不可回收垃圾袋子里。
外出买菜可放心
尽管目前疫情复杂,但宋主任认为,市民外出买菜还是可以放心,因为目前的深圳市面上的蔬菜水果,特别是进口水果,都经过了严格的病毒检测,所以市民可以放心购买,但买回来的蔬菜水果还是要认真清洗,确保安全卫生。
▲ 3 月 12 日,工作人员上门为白石洲封控区内的居民送生活物资。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摄
快递一定要在室外打开消毒
受 " 三区 " 防控措施的影响,现在不少市民无法正常外出购物,网上购物、订餐成为最主要的日常消费方式。为此,宋主任特别强调,取快递、开包裹一定要特别注意,防止病毒通过包裹实现传播。" 尤其是来自国外和境外的包裹,千万不要第一时间就拿回家里,尽量多在户外吹一吹、晒一晒,然后户外打开,因为快递包裹在打开的过程最危险,有不少人在拿到包裹以后会用酒精对包裹进行消毒,但这种消毒方法并不能保证包裹里面的病毒会被杀死,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尽可能在户外打开包裹,打开以后再喷一喷酒精,这样会更安全。" 宋主任说。
外出做核酸注意保持距离
▲ 3 月 12 日,社区工作人员为白石洲封控区内的居民上门采集核酸。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摄
由于目前深圳很多区域都已执行核酸一天一检,市民外出做核酸的次数较以往增加了很多,不少人担心在做核酸的过程中是否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对此,宋主任提醒市民,在所核酸的时候首先要注意防护,按要求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隔。另外,由于核酸检测方式主要是取咽拭子和鼻拭子,患有咽炎和鼻炎的市民可以会产生不适,甚至会恶心、呕吐、打喷嚏,增加病毒传染的风险。所以,患有咽炎和鼻炎的市民在接受核酸检测时,要主动告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就会采取措施避免市民产生不良反应。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减少接触
由于不少市民外出必须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为了避免感染,宋主任建议市民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必须要做好个人防护,除了正确佩戴口罩,尽可能戴上护目镜。另外,还要尽可能与其他乘客保持一米间距,尽量少接触椅子和扶手。建议市民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凝胶,下车后及时洗手或进行手部消毒。在乘车时,切勿抹眼睛、挖鼻孔。
办公室通风很重要
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在工作期间该如何做好防护?宋主任的建议是,在写字楼上班的市民,首先要了解周围有没有封管控区域,尽可能在上班途中避开这些区域。要特别注意办公室通风,密闭的空间病毒感染风险会更高,另外一定要定期对办公场所进行消毒,尽可能佩戴口罩,和其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在户外工作的市民,除了按要求佩戴口罩,也要注意和其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