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3 月 14 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 " 省二医 ")派出 7 名医疗队员赴港支援。这 7 名队员包括 1 名专家领队、1 名感控督导员、2 名医生和 3 名护理人员,其中有曾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委派赴福建抗疫的医疗专家,有参加过湖北武汉方舱医院救治工作的感控督导专员,有深入负压病房参与救治的护士长,有具备 20 余年新生儿重症救治经验的护士,有妻子也是医务人员的青年医生,有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 "95 后 " 护士。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首家省级应急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省二医前期已经派出 2 名队员加入国家(广东)援港 P2+ 移动核酸检测队。接到任务以来,省二医多部门协作,多方联动,积极做好相关人员、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为了便于在港开展工作,队员们均具备粤语沟通能力,具有丰富的临床救治和院感防控经验,参与过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省内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部分队员曾驰援湖北武汉抗疫。
7 名经验丰富医疗队员赴港,最小年仅24岁
3 月 14 日上午,在省二医 1 号楼门诊前面,7 名援港医疗队员集结出发。他们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务部医疗科科长林周胜、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感科公卫医师林宇坤、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袁明贤、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治医师郭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科护士长陈洁琼、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NICU 副主任护师李惠怡、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吴珊珊。其中,林宇坤、李惠怡曾经支援湖北抗疫,参与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省二医援港抗疫医疗队队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林周胜经常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出色完成医院发热门诊、负压病房工作,曾多次带队赴东莞、深圳等地参加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2021 年 9 月,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委派,他赴福建省厦门市和莆田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表扬。
林宇坤是此次医疗队的感控督导员,曾参与武汉方舱医院的流程设置和感控督导工作。2020 年新冠肺炎爆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首创的感控督导员制度,迅速被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指挥部及江汉方舱医院采用,在全国推广应用。关于该经验的研究论文,已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上,影响因子高达 27.5,位于传染病类杂志第一位。
林宇坤介绍,感控督导员由感控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担任。所有督导员均经过严格培训,熟悉负压病区感染防控要求,能够指导工作人员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实时通过监控系统观察负压病区工作人员脱防护用品,并实时传呼纠正其错误。" 这次援港,我们也将这项经验带了过去,并且因时制宜,不断根据疫情变化与时俱进,全方面保障所有医疗队员防护到位。" 他说。
袁明贤多次参加医院发热门诊值班以及省内多地核酸大规模采样工作,这次医院组建援港抗疫医疗队,他更是积极主动报名。他的妻子也是医生,一旦广州有疫情防控任务,夫妻俩总是第一时间报名,同时出动。" 家里两个小孩只能由父母帮忙照顾。这次我赴港抗疫,家里人都非常支持,为我加油鼓劲。"
郭凯曾多次参加医院发热门诊轮值班和省内多地核酸大规模采样工作。" 这次援港抗疫,希望能尽我的绵薄之力,为香港的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他说," 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能把应对疫情的经验,传达给更多的市民朋友。"
作为一名护士长,陈洁琼在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时第一时间递交申请书,自愿参与负压病房救治工作,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身经百战 " 的她参加过医院临时隔离病区的筹建及护理管理工作、医院门诊流调工作,以及省内多地核酸大规模采样。
李惠怡,NICU 资深专业护士,已有 20 余年的新生儿护理经验,每次有疫情防控任务,她总是第一时间报名,先后参加了负压隔离病房救治、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省内多地核酸大规模采样等工作。
2020 年 1 月 26 日,在生日当天,李惠怡报名省二医第一批进入负压隔离病房工作人员,她坦言:" 这是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 "。2020 年 2 月 4 日,她作为省二医国家(广东)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随队驰援武汉。出发那天,她安慰为她送行而流泪的护士长说:" 请放心,有您送我的棉衣和妈妈送的红包,我一定能平安归来!"
同为护理人员的吴珊珊,是一名 97 年出生的小姑娘,爱说爱笑,做事风风火火。刚过 24 岁生日的她,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参加过负压隔离病房救治、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省内多地核酸大规模采样等工作。作为本次医疗队年龄最小的一员,她说:"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没有‘大家’,何来‘小家’?"
医院党委班子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动员大会
省二医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援港疫情防控工作,于 2 月 27 日和 3 月 5 日分别召开两次援港抗疫医疗队动员大会。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田军章书记表示," 援港抗港医疗队一定要讲政治、讲纪律、讲正气、讲团结,充分体现广东省应急医院的正能量,决不能有任何一丝松懈,切实做好防控措施,防止职业暴露。医院是前方一线队员的坚强后盾,大家共同做好抗疫工作。"
发挥 " 国家队 " 优势,一岗多责模块式管理
林周胜介绍,医院援港抗疫储备队伍,按照小组管理模式运行。根据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经验,每个小组都包含医生和护士,均衡搭配,实行一岗多责模块式组队。小组设立组长、副组长、感控督导员、宣传员、健康上报员、居住环境消杀员和物资调配员等岗位,队员们不仅要完成核酸采集工作,还要履行所在小组的各个岗位职责。这种模式不仅能节省人力,还能让医疗队的整体运作更加灵活。
" 为了方便队员们在港开展工作,我们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赴港抗疫工作手册》,内容涵盖了成员信息、防护要求、物资清单、药品清单、采样流程、心理疏导、队伍管理要求等。队员们人手一册,方便随时翻阅学习。" 林周胜说。
摄影:新快报记者 林里
剪辑:新快报记者 黄彦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