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全国 2021 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以下简称 " 个税年度汇算 ")已启动近半个月,不少市民享受到了退税金额,或者补税。近日,有市民反映,年终奖选择不同计税方式得出的退税金额不同。年终奖究竟选择哪种方式扣税最划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该注意什么?网传 " 退税秘笈 " 靠谱吗?对此,深晚记者实际体验、展开调查,并采访深圳税务部门,帮市民算一笔账。
年终奖怎么扣税最划算?
通过试算判断哪种方式税负更低
近日,市民王先生向深晚记者反映称,他于 2021 年在公司获得 2 万元年终奖。3 月 12 日,他在个人所得税 APP,申报个税年度汇算发现,选择 " 单独计税 ",以及 " 一并计税 " 两种方式,前后相差 2000 元。
▲年终奖计税方式
年终奖究竟选择 " 单独计税 ",还是并入当年综合收入 " 一并计税 " 更划算呢?记者从深圳市税务局了解到,单独计税指的是年终奖除以 12 个月得到平均数额,对照按月换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综合所得计税,通俗的意思是把年终奖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深圳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对于收入较低,不足以减除各项扣除的纳税人,选择将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税负会更低。比如,某企业员工林女士每月工资薪金为 5000 元,2021 年领取年终奖 3.6 万元,每月减除费用为 5000 元," 三险一金 " 等专项扣除为每月 1500 元," 住房租金 " 专项附加扣除为每月 1500 元。
若按第一种方式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 ×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即 36000×3%-0=1080 元,李女士领取的年终奖应缴纳 1080 元个税。
若按第二种方式,将年终奖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税即 5000×12+36000-(5000+1500+1500)×12=0 元,李女士领取的年终奖则无需缴纳个税。显然,选择 " 一并计税 " 的方法,可以省下 1080 元个税。
深晚记者采访发现,并非所有纳税人采用 " 一并计税 " 方式都划算。对于高收入者而言,一般选择 " 单独计税 " 方式缴纳年终奖个税,税负会更低。
假设某公司员工刘先生,2021 年 1 月同样领到 3.6 万元年终奖,每月工资薪金为 1.2 万元," 三险一金 " 等专项扣除为每月 4500 元," 住房租金 " 专项附加扣除为每月 1500 元。
如果刘先生选择 " 单独计税 " 方式,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年终奖需缴纳个税 1080 元,全年综合所得缴纳个税 360 元,全年合计缴纳个税 1440 元;如果选择 " 一并计税 " 的方式,则需缴纳个税 2280 元。显然,刘先生选择 " 单独计税 " 方式更划算。对于收入和年终奖较高的纳税人,纳税人可以通过试算,判断选择何种方式税负更低。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该注意什么?
须确认信息,如实填写
近日,市民李女士则向深晚记者反映,她通过个人所得税 APP 办理个税年度汇算,原本打算领取退税款,却发现需要补缴 700 元税款。经过核实,她发现原来是漏填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3 月 14 日,深晚记者登录 " 个人所得税 APP" 发现,主页面 " 常见业务 " 呈现 " 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 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 收入纳税明细查询 " 等内容。
深晚记者选择 " 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 一项,办理个税年度汇算。界面自动列出了 2021 年各项收入以及费用、免税收入和税前扣除等内容。随后,深晚记者根据自身情况,导入此前填报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回到申报页面时,系统自动测算出新的 " 应纳税所得额度 "。完成相关操作后,提交申报,系统显示可申请退税。
深晚采访发现,在实际申报过程中,市民往往忽略了填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应在申报个税年度汇算时,应如实填写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供虚假资料享受税收优惠等行为,将会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
此外,市民还需注意,个税年度汇算指的是纳税人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 " 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由此可见,退税或者补税应实际情况确定的,不可一概而论。
网传 " 退税秘笈 ",可多退税?
勿轻信!不如实申报或面临处罚
深晚记者梳理发现,随着个税年度汇算的开展,网上流传有不少非官方 " 退税攻略 ",涉嫌教授他人非法篡改收入和纳税记录、虚报免税收入和捐赠支出等。比如,涉嫌教授他人虚报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信息、对部分收入进行虚假异议申诉等。
对此,深圳税务部门提醒,深圳税务部门将对退税申请进行审核,纳税人需仔细、如实填报相关个税年度汇算申报数据,并对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若纳税人采取隐瞒收入、编造虚假扣除等手段逃避缴税的,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今年新增 " 不遵从管理举措 "。年度汇算需要补税的纳税人,如在年度汇算期结束后未申报并补缴税款,税务部门将依法加收滞纳金,并在其《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中予以标注。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