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苍穹之下,站在层层 " 云梯 " 之上,如梦境般的云瀑,仿佛近在咫尺。这犹如 " 云端秘境 " 的地方,其实是广州南站的房顶。广州南站的房顶设计独特,使用了高分子透光膜。每张膜充气后形成透明的气枕。白天,在日光照耀下,柔软光滑的气枕犹如朵朵白云。负责维护这篇 " 云海 " 的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房建公寓段广州南高铁房建车间职工。他们定期通过人工检查和无人机巡检结合的方式,逐个检查气枕是否充气良好、有无破裂。
" 软 " 房顶的高铁站
作为华南地区最繁忙的高铁站,广州南站的 " 高颜值 " 备受旅客喜爱。站房房顶如同巨大的芭蕉叶,片片上扬、层层递进。
广州南站的房顶设计独特,除了传统的采光玻璃外,还使用了高分子透光膜。每张膜内设一条充气管道,气压不足时可及时补气,以保持饱满鼓胀的状态,形成透明的气枕,实现良好的采光效果。
这种气枕膜结构同样应用于国家游泳中心 " 水立方 "。气枕由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和支撑体系共同构成,透光率高达 95%。可减少站内日间照明强度和时间,节约照明能源。
薄膜材料抗腐蚀能力强,长期处于日晒和降水环境下,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寿命可长达 15-25 年,还可以构成独特的造型,兼具环保性、经济性和美观性。
站房房顶气枕膜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单张膜面积近 16 平方米。白天,在日光照耀下,柔软光滑的气枕犹如朵朵白云。
行走在 " 云端 " 的铁路人
负责广州南站站房检修维护的广州南高铁房建车间职工,会定期对房顶气枕膜进行巡检。他们通过人工检查和无人机巡检结合的方式,逐个检查气枕是否充气良好、有无破裂,进而根据情况检修充气管道或使用备用材料修补气枕膜。
房顶为拱形结构,最高点离地面 52 米,最低点 47 米,每次检修时,行走在斜面上,他们都必须格外小心。由于房顶地势高、冬冷夏热,他们还需要应对不同季节温度的考验。
除了检修养护气枕,广州南高铁房建车间的任务还包括检查金属屋面板、采光玻璃、打扫异物、清理水沟等。
广州南站的房顶面积达 11 万多平方米,房顶面有 20586 个抗风夹,每次作业由 4 到 5 名检修人员逐个、逐块进行检查,巡检一次需要 3 小时左右。
作业时,他们在偌大的房顶上来回穿梭,及时对面板支座进行加固和修复,清理房顶异物。
广州南高铁房建车间的 41 名职工分白班和晚班进行房顶养护工作。白班工作人员检修候车大厅顶棚,凌晨 1 点后,夜班的工作人员就会在月色的映照下,进行站台上方的雨棚检修,确保行车和旅客安全。
夕阳映照下,一波又一波旅客踏进华灯初上的广州南站,就此出发,行至远方,或许很少有人会留意到屋顶上方的人和故事,但这群行走在 " 云端 " 的铁路人,却始终在默默守护着无数旅客的旅途。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通讯员 李周 郭鑫 何廷昭 郑乐英
摄影:通讯员 何廷昭 郭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