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家住梅林的市民肖阿姨反映附近农贸市场和农产品连锁店有菜价上涨的情况,有个别菜价甚至翻倍。针对抗疫 " 慢生活 " 期间市民关注的民生商品价格问题,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已采取了多种有力的措施,扎实做好我市生活物资、防疫物资等市场价格秩序监管工作,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竭力维护我市市场价格秩序总体平稳。
一方面,用各种方式向集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店等发放《疫情相关商品和服务价格提醒告诫书》,对经营者进行保供稳价的提醒和告诫,释放从严监管执法、保供稳价的鲜明信号。另一方面,开展重要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价格监测。在全市设立了 15 个常驻价格监测点,并在中风险区增设了 30 个临时价格监测点,对 18 种蔬菜及生鲜食品如白菜、猪肉以及 9 种防疫用品如口罩、医用酒精等价格开展监测。个别商品出现价格异常的已及时进行告诫。
同时,该局密切关注重要生活必需品、防疫用品的价格信息,一旦发现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立即予以严处。3 月 13 日凌晨,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就突击检查某农批市场,预防 " 菜篮子 " 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异动。虽然没有发现异动现象,但是起到震慑的作用。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还加强处理价格的投诉举报。该局有三级系统,一是市局,各区有辖区局、每个街道有监管所,三级监管部门认真受理和处置群众相关投诉举报,大家可以拨打电话 12345、12315 进行投诉,十个辖区局都设立了价格应急的值班电话,还可以在该局的官微上留言,该局已在市、区成立相应的应急执法组,及时回应大家的关切。
该局将持续做好价格监测,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对发现有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的,最高处以 300 万元的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对重要生活物资实行 " 日监测、日报告 "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加之居家办公等防控要求,市民对生活物资临时性需求有所增大,与上周同期相比,3 月 14 日蔬菜价格上涨 4.1%,猪肉、鸡蛋、大米、食用油价格基本稳定。目前我市米面油、肉蛋禽等食用农产品货源充足、供应通畅。
结合我市采取三轮核酸筛查等系列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市发改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多渠道发力,确保重要生活物资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首先,加强价格监测,及时掌握价格运行态势。市发改委已启动应急监测值班,对重要生活物资实行 " 日监测、日报告 ",组织人员对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社区超市等进行调查,并同步开展线上价格监测,从线下到线上全方位掌握即时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做到对市场价格走势提前预判。
其次,防范价格异动,加大违法行为处置力度。市发改委密切关注价格监测情况,若存在价格异常波动苗头,将及时协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置。同时,该委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紧盯群众投诉举报和舆情反映,严肃查处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确保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市发改委还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密切关注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情况,并提前预测研判,做好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准备。一旦达到启动条件,将联合市民政局、人力资源保障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各区,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