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1 日晚上 11 点,南山区招商街道文竹园社区,还在工作岗位上的环卫工人罗丽琴接到远在老家读书的女儿打来的电话,嘱咐她做好防护、注意休息。
▲招商街道环卫工人罗丽琴
清晨 6 点,天刚蒙蒙亮,罗丽琴已经出现在社区环卫站,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时间段她不在自己负责的作业路段,而是着装待发,等待出发管控区的工作车辆。
谈及社区疫情防控,很多人联想到的是核酸点检测、医护采样、红马甲志愿服务、卡点值守、后勤保障等基层工作。但其实,严密的社区防控背后还离不开这个工种——环卫工人的坚守。
日前,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南山区在招商街道部分区域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居民们都足不出户,产生的垃圾比往常要多得多。医疗垃圾处置收运、社区消杀及清理等需求激增、压力加大。越是在应急的时候,环卫行业承担的工作任务越艰巨,除了承担日常任务以外,越需要环卫工人加倍付出。
不同于普通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若处置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可能危害周边居民健康。深圳市金阳盛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了一支 35 人的 " 抗疫突击队 ",24 小时负责清运招商街 11 个社区的医疗垃圾收运、消杀及清理。47 岁的罗丽琴是突击队的一员。
" 她是第一个主动请缨来管控区工作,也是为数不多的女生。" 专项负责招商街道环卫工作的项目经理何德团说," 搬运涉疫医疗垃圾其实就是和病毒面对面交锋,除了脏、累,更多还有危险。"" 我们的环卫工人发扬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克服了作业量激增的实际困难,勇于担当、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何德团表示。
其中,招商街道海月社区、文竹园社区以及兰园社区是罗丽琴所负责的辖区,和她一起负责该区域的还有司机郭勤生,以及莫吾杰、杨胜两位收运环卫工人。他们 4 人一起组成垃圾收运小组,专项负责这三个社区的垃圾清理。除了白天生活垃圾的清理,他们晚上的医疗垃圾清理作业要等核酸点关闭后才开始。碰上社区核酸检测任务繁重的时候,有时需要从晚上 9 点继续忙到凌晨 2、3 点。来回奔驰在社区各个核酸点,每到一个地方,罗丽琴和她的战友默契地迅速下车。将整理好的医疗垃圾一袋袋运回车上,清理好现场不留一物,检查完毕后再迅速上车赶往下一站。
在消杀组工作忙不过来时,罗丽琴还会背着沉重的消杀壶,徒步在管控区内行走,用高压水枪对环境进行消毒。穿着臃肿的防护服,严实的口罩,让罗丽琴气闷难受。" 心里面只是想着快点把这个事情做好,让大家早日摆脱病毒 ",罗丽琴说。
清洁、消杀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保障。连日来,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招商街道环卫工作专项组坚持 " 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无空白 " 原则,对各类重点区域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消杀,清洁整治环境卫生、医疗垃圾等,从源头上杜绝疾病、疫情的滋生和传播。
在深圳疫情最为严重的这段时间里,罗丽琴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当问及在工作中碰到最受感触的瞬间是什么时候,罗丽琴告诉记者," 每次清理完垃圾之后,你看到整个现场都是干干净净的,整个地方也安安静静。我好享受这个时候,就好像我们用双手把病毒清理掉了,社区明天就能恢复自由,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好。"
其实与罗丽琴一样,还有无数个环卫工人在守护着这座城市。他们起早贪黑,走在疫情防控一线,为深圳抗击疫情奉献了坚实的力量。他们是人群中最普通的那一个,也是 " 橙色护卫队 " 中不可或缺的那一个;是深圳社区街头暖人的风景线,是城市的 " 美容师 "" 逆行者 "。如醉的春风三月里,感谢他们和我们一同撑起深圳晴朗的春天。
深圳晚报记者 王秋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