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零点,深圳正式开启七天 " 慢 " 生活,作为光明科学城核心区的新湖街道第一时间响应,全方位落实围合管理,推动居民 " 慢 " 生活,辖区 " 快 " 战疫。
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沿着光侨路往圳美而行,可见往日人流涌动的圳美社区被红色的水马规整地保护了起来。社区出入的卡口上,身着荧光色马甲的新湖交警与身着红马甲的防疫工作人员有序地进行着人员核查工作。
据新湖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介绍,新湖街道结合辖区城中村分布、居民买菜需求及核酸检测点设置等实际情况,将围合卡口由 40 个缩减为 10 个,尽可能减少居民进出。卡口坚持 " 不进不出 " 原则,通过制定《社区卡口人车进出指引》,对可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详细分类规定,除特种车辆、工作车辆外其余社会车辆一律不准进出。据了解,新湖街道在此次封控前便设计好了各类防疫通行证样本,3 月 13 日晚连夜赶制,14 日开始用于卡口严管严控,除有就医等特殊外出需求的人员外,其余居民严格持证限次进出,全力切断传播链。
新湖街道成立以来,以科学城速度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土地整备的奇迹。疫情当下,一向奋勇攻坚不服输的 " 新湖人 " 将科学城速度在战疫中延续。
据悉,除第一时间严管严控社区卡口以外,新湖街道针对全民核酸检测也摸索出了一套体系。新湖街道锚定 " 三不漏 " 的目标,强化检测点设置、人员力量配备、核酸检测流程。按 3-4 个基础网格划分为一个核酸小单元,设置检测点分批有序开展核酸检测,每个核酸小单元内配置现场负责人 1 人、采样医生 2 人、信息员 2 人、秩序维护员 2 人。由 3 至 4 名网格员协同楼栋长、下沉力量组建扫楼发动小组,每个网格员配备楼栋引导员 1 人,扫楼员 2 至 3 名,压尾员 1 名。通过专人统筹、有序扫楼、有序行进、有序检测、有序返回、签名确认、复核登记 " 七步走 ",全面落实 " 核酸跟着网格走 " 要求,精准发动、精准核酸,确保流程环环相扣、责任层层压实,形成完整闭环,确保核酸检测 " 不漏一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
新湖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疫情当前,新湖街道始终坚持用心用情做好群众服务,将服务群众作为七天 " 慢 " 生活的基本原则。在核酸检测点张贴《核酸检测三字经》等简单易懂核酸检测指引,减轻群众理解难度。建立居民服务保障 " 四个一 "(一个电话、一支队伍、一张表格、一套流程),完善服务 " 六流程 "(接听电话,登记信息,研究回电,发出指令,人员出发,登记结果)。同时开展精准化、点对点服务,在前期摸排过程中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开展精准摸排,安排网格员一对一服务,对不能下楼做核酸的一一标记,安排上门核酸采样。
深圳晚报记者 王涛 通讯员 陈力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