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5 日,记者走进罗甸县茂井镇边圩村 500 亩标准化精品火龙果基地,路边摆放着一筐筐的红色火龙果,格外引人注目,抬头望去满山种植的火龙果,既见片片绿意,也见点点红装,分外惹人眼馋,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分类装箱。
罗甸县火龙果基地
原来这里种植的火龙果是从广西引进的优质品种金都 1 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耐旱、耐储存、个头大的优点,它最后一次开花是在 10 月底,11 月左右挂果,但由于这时气温降低、日照不足,火龙果生长缓慢,直到次年的 2 月左右才成熟采摘,刚好填补了春季火龙果市场的空缺。
" 这批果整整推迟了一个月才开始采摘,是因为这个冬天特别寒冷时间又长,导致果子的品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火龙果基地负责人吴伟一边指导工人采摘装筐一边对记者说,目前气温升高,基地正在修整枝条,有些冻伤冻坏的枝条,不剪的话容易感染病菌,修整后能让植株养分集中,有利于发出新的枝条,再过两三个月进入生产期便能结出更好的果实。
工人们正在分拣打包火龙果
火龙果产业的发展让当地村民也变身成为 " 上班族 "。" 现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能有 3000 元的工资,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里。" 边圩村村民王义娟说,她平时在基地里负责施肥、剪枝、除草等工作。
该基地由罗甸橙园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以金都 1 号红心火龙果为主栽种品种,为提高果实挂果质量,该基地采取了绿色环保、科学的管护措施,当年种植当年采摘,预计今年亩产能达到 4000 斤左右,年可产果 7 批。" 这批果销往罗甸县城及周边村镇,还有公司统一收购来进行二次加工,比如做成火龙果酒、火龙果干之类的。" 吴伟说。
工人们正在装筐打包
近年来,罗甸县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品种改良、绿肥种植等举措助推火龙果提质增效,探索了 " 公司+合作社+农户 " 等经营模式,不断提高火龙果发展竞争力,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罗甸火龙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罗甸荣获 " 中国火龙果之乡 " 称号。2021 年,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 3.54 万亩,投产面积 3 万亩,产量 3.6 万吨,产值 2.88 亿元。
来源:黔南日报
编辑 周欢 / 统筹 张仁东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