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围城 " 韩克伟个人作品 " 围城 " 系列内部交流展在深圳 ARTZEN 画库举行。" 围城 " 系列创作以城中村为题材,作品用现代的蒙太奇笔法,将艺术家的人文思考放在对城市的不同视角画面里。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城市开始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生活在其中的艺术家基于不同的观察、体验和观念,创造出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城市图景。一开始,人们对现代工业的 " 高、快、强 " 充满希望,正如未来派艺术家波丘尼在《城市的兴起》(1910)中所描绘的那样。然而,城市并非伊甸园,这里也充满了各种矛盾冲突,就像卓别林在《城市之光》(1931)中讽刺的那样。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把普通居民、流动人口、农民工带出了原有的生活领域,他们生活在繁华都市和农村之间的灰色地带——城乡结合部,又称为 " 城中村 ",这是中国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期的缩影。
艺术家韩克伟对于城中村的生活有自己的体会和角度:远处都市高楼和近处城中村简陋的红砖房只是象征的符号性表述,他最关心的是行走在街道上如蚁般的人群。这是象征性的群体,但细看之下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身份、性格、形态,很生活、很市井、很底层、很真实。
韩克伟表示,自己也是画面中芸芸众生的一员,也租住在城中村杂乱世界里的某一栋小楼中间。《围城》是他创作研究的一个方向。韩克伟认为,艺术独特语言的形成,主要靠长期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在两种实践的磨炼中,在发展与表现的过程中,才能认识到作为艺术家的独特之处。
韩克伟表示,城市或城中村不是艺术家目标,生活其中的人才是。作为艺术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敏感的神经,在你生活的世界里挖掘出你的精神世界,找到自己观察世界的角度。"《围城》是我对观察社会的艺术角度和姿态,也是我精神的表达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艺术史学者、批评家、策展人盛葳认为,韩克伟的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去重新思考城与人。他将系列作品命名为 " 围城 ",不仅是指城中村中被描绘的城与人的关系,也指涉着艺术家和观众身处于复杂的现实之中——我们既可以通过他的作品唤醒自己 " 此山中 " 的记忆与身份,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只有在城外的高楼上才能获得的 " 局外人 " 视角。城中村如此,城市中其他生态圈层有何尝不是如此。
▲韩克伟,1988 年生于广西南宁,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谢森工作室,中国
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北回归线油画研究院副院长。
1987 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5 年荣获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7 年获得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
2021 年获邀第一届 " 时代中国 " 全国美术作品展特邀名家作品展
2021 年获颜文樑艺术奖
2022 年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