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2-03-17
“尹光中与他的朋友们”画展:追思贵州艺术家尹光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12 日,一场由贵州绘画界人士举办的 " 尹光中与他的朋友们 " 画展在贵阳举办,共展出尹光中及朋友们的画作、雕塑、诗歌、摄影作品三百多幅(件)。现场,来自省内外各界的文人专家齐聚一堂,其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书法家、摄影家等,饱含温情与不舍,追思尹光中先生,传递艺术精神。

活动现场

画展创新地在贵阳老城内 3 个地点举行。活动首先在位于水口寺红岩路 X-Art 萧 - 空间拉开帷幕,主要展出尹光中遗作;第二站移步宝山北路嘉信华庭的留云艺术空间,现场不但呈现着尹光中及朋友们的作品,大家还共同研讨尹老留下的艺术精神。最后一站在太平路龙井巷,于晚间举行,朋友们用诗歌朗诵、音乐、露天画展的形式,把系列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该活动主要策展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陈红旗表示,这次活动是一次民间活动,动力源于朋友们对尹光中老师的敬仰和思念。这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画展,给贵州美术界留下了一笔重彩。

皮影尹光中画像

画展、演奏、朗诵 ……

追思活动很丰富

尹光中先生是贵州本土走出来的原生艺术家。

2020 年 2 月 20 日,尹光中先生离世。由于疫情原因,朋友们没能给这位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作最后的送别。怀念和不舍在朋友心底留存着,等待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大家相约追思,便有了这场画展和诗歌音乐会。

当日下午 1 时," 尹光中与他的朋友们 " 画展活动在 X-Art 萧 - 空间开展,现场展出尹光中多年来创作的油画作品,写实的城市街景、夸张的山野美景、抽象的灵魂表达,色彩浓郁、画面丰富,展示出尹光中对生活生命的审美和思考。

这是一个画展,更是一场聚会,朋友们济济一堂,观展、座谈和交流。有的带来鲜花,表达着追思之情;有的回忆与先生相识、相处的细节点滴;而来自贵州师大美术学院的学生们观展后表示,通过向前辈学习,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澎湃追求。

在师大留云艺术空间,现场展出了 " 尹光中与他的朋友们 " 的作品,油画、雕塑、摄影、砂陶、诗歌、版画、皮影、综合材料、混搭摆件等作品,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示出了贵州艺术家们的艺术追求和个性化表达。晚间,太平路龙井巷流光溢彩,尹光中露天画展在这里举行," 我是黑色的向日葵!"" 活着!" 大家纷纷上台,用诗歌朗诵、演奏音乐等形式进行艺术交流,吸引了市民驻足观看。

尹光中作品

画家、导演、歌者 ……

尹光中艺术植根贵州,穿越世界

在画展的各个环节,朋友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艺术家——尹光中。

尹光中,贵阳人,1942 年出生,自幼热爱艺术,当过士兵、工人、教师。" 贵州艺术现象 " 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业内誉为 " 鬼才 ",在绘画、小说、砂陶、行为艺术、舞美设计、乐器制作等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一生成就斐然。2020 年 2 月 20 日因病去世,享年 78 岁。

在尹光中的艺术生涯中,不得不提 1979 年在北京西单街头举办的、震惊中国画坛的《贵阳五青年画展》。作为画展的主要画家之一,他创作的作品《长城》全部使用刮刀完成,简炼有力的刀痕中,有细微丰富的变化,视觉效果十分强烈。他的创造性艺术理念和样式以及对艺术的执着和激情,影响和激励了很多同时代的美术家,为贵州美术事业和贵州美术的影响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上世纪 80 年代初,尹光中创作了砂陶雕塑《华夏诸神一百例》,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塑造成生动活泼又非常具有民间特色的形象,在北京展出时曾引起轰动。曹禺先生对作品做出了极高的赞誉,称其真正体现了中国人的内在精神和灵魂。

1985 年,尹光中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林兆华合作,承担《野人》剧组艺术造型工作,同时在人民艺术剧院举办《尹光中、高行健砂陶绘画艺术展览》。

1998 年,尹光中受中德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赴德国十一城市进行油画、陶艺作品展,其作品被德、俄、意、法等国博物馆收藏。

尹光中的艺术根植于云贵高原,具有高原寒风吹不倒的顽强意志和蓬勃的生命力。

上世纪 70 年代,尹光中用不同的技法、多变的风格、考究的构图,画了许多贵阳市的山山水水和大街小巷,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和热爱,充满了浓浓的人文色彩。

2013 年,尹光中创作了 " 土画 " 系列作品,用随处可见的普通泥土作画,反思 " 人源于尘土,回归于尘土 " 的哲学思考。他先后完成的 " 线道 "" 逆向主义绘画 "" 复活的裹尸布 "" 流体绘画 " 等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创造性和感染力。其中,《复活的裹尸布》系列中的 45 幅作品参加了 2013 年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中国——未曾出现的声音》展览。

尹光中作品

有爱、有趣、率性 ……

朋友眼中的尹光中

当天下午 4 时,在师大留云艺术空间," 尹光中与他的朋友们 " 画展中,朋友们共同研讨尹老留下的艺术精神,表达着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在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陈红旗眼中,尹光中先生是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率性坦诚的艺术家。在汶川地震期间,先生三次只身赴灾区创作了撼动人心的逆向绘画《天良》。先生晚年更加敬畏自然,对天地万物怀有怜悯之心,生活简单而清贫,始终保持一个自由、自在、自救的灵魂,他是中国画界的先知先觉者。

" 几十年来,尹光中于我亦师亦友,我们曾在贵州的山野里、在贵阳的小巷里、在南明河畔一起写生,一起探索艺术之路,一起唱着歌走在傍晚的山路上 ……" 我省著名画家曹琼德说,那是他最难忘的记忆。

作为尹光中生前好友,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王六一见证了他一生不平凡的艺术历程。王六一说,尹光中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一位会讲故事的艺术家。他善于观察生活、能惟妙惟肖地扮演生活中的各色人。他是朗诵者、歌者、导演、作家和手艺人、艺术教育家,他的艺术根植于我们这块土地,面向的却是整个世界。

中国现当代新诗先行者哑默,不但为尹光中赋诗《挽留生命》,还专门为展览写了题为《大地之歌》的序言。他在文中说," 光中先生激呼建设人性,强势履践,力促圆满自己的人生,在大地上刻下了深深印痕。人们可以看见一位具良知的艺术家,在现代向后现代过渡时,如何冥顽不化地抹平着农耕文明中最悖理的存在!" 哑默表示,在先生辞世两周年之际,他的亲友、学生、景慕者以及诸多不相识的人自发地为他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是对他的最佳点赞。

刘辉 舒锐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