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2-03-18
爱肝日丨哪些群体属于高危人群?肝癌如何预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3 月 18 日是全国爱肝日。根据 2019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肝癌是中国第四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已位居第二。哪些群体属于高危人群?肝癌如何预防?

肝癌成中国第二大肿瘤致死病因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然而肝病却一直是中国居民的高发病和常见病。

《2019 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 392.9 万人。数据还显示,2015 年全国肝癌新发病例约 36.5 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 50%。肝癌已是中国第二大肿瘤致死病因。60 岁以下人群中,肝癌仍是常见且致死率较高的肿瘤。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博士,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住院医师林铃介绍,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肝脏本身病变引起的癌症,而继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身体其他脏器的癌症转移到肝脏引起的。

感染乙肝病毒到肝癌有几步?

林铃介绍,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明确,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病毒性肝炎、食物及饮水、毒物与寄生虫、遗传因素。

我国约 90% 肝癌患者具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从病毒感染发展至肝癌的大致进程被推测为乙肝病毒感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

因此,肝炎 ( 主要是慢性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炎,例如乙肝和丙肝 ) 患者罹患肝癌的几率高于肝脏正常的人群。

此外,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也可引发肝癌。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乙醇代谢产生的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而肝脏恰恰就是酒精解毒代谢的主要场所。

另外,医生表示,食物霉变产生的黄曲霉素或被藻类毒素污染的水源也与肝癌发生有关。亚硝胺类的毒物与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也会导致肝癌,而熏腊 ( 熏肉等 ) 食品和腌制 ( 泡菜等 ) 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物质,某些生食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因此,应少食腌制食品以及未经加工的生冷食品。

如何呵护自己的 " 小心肝 "?

医生介绍,肝癌大多数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进展而来。一般早期肝癌可无症状,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提示疾病已经进入中晚期,导致大部分肝癌患者确诊时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而肝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由于肿瘤生长过快、牵拉肝包膜所致的肝区疼痛,多呈钝痛或胀痛。其他表现还包括:肝大 ( 可于右侧肋弓下缘或剑突下扪及 ) 、黄疸 ( 皮肤和黏膜黄染 ) 、腹水、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等。

林铃提醒,大部分肝癌的高发年龄在 40 岁以后,且男性肝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因此,人到中年,按需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肝癌的相关检测项目包括外周血化验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等。

另外,对于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例如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年龄较大的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应每 6-12 个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若家族中有罹患肝癌的近亲,更应高度警惕。除此以外,健康的饮食饮水也很重要。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肝癌 肝炎 乙肝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