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起,深圳被按下 " 慢行键 ",在严防抗疫之下,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而网格员作为社区一线 " 常驻军 ",担负着守护社区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在布吉街道龙岭社区就有这样一批网格员,他们用平凡细致的工作,服务居民,当好疫情防控 " 多面手 ",做好群众安全 " 守护人 ",成为了群众眼中的 " 万金油 "。
走街串巷的 " 浩子 " 是抗疫线上的 " 多面手 "
" 浩子,二巷 15 号的住户来拿临时出入证 "," 浩子,这个系统要怎么操作啊 "" 浩子,来一下 "…… 只要 " 浩子 " 一坐到位置上打开信息系统准备填报信息时,布吉街道龙岭社区办事大厅就会不停地响起同事们对 " 浩子 " 的呼叫。然后,低头准备操作手机系统的 " 浩子 " 抬头一笑,就奔了出去。
▲陈永浩为居民发放临时出入证,解答疑问
" 浩子 " 是谁?他是布吉街道龙岭社区岭 10 网格的网格员陈永浩。
" 您好,我是社区的网格员,请问您家里住了几口人?现在还住在这里吗?都做核酸了没?……" 自 3 月 14 日深圳按下 " 慢行键 " 以来,陈永浩便加速奔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一户接着一户核查,忙得不可开交。连日来,打电话询问、录入信息、上报数据、发放临时出入证、解答疑问、上门采样成为了他停不下来、慢不下来的工作内容。
▲陈永浩核查居住人员信息
深夜了,陈永浩还坚守在岗位,工作连轴转成为他的日常。" 大家信任我,有事都愿意找我,那我就更得把事情做好。" 除了信息核查,社区有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或者是重点人群,陈永浩都会和医护人员一起上门去核酸采样。身着严实的防护服和隔离衣,顶着烈日便出发了。城中村里楼道狭窄,没有电梯,只能一步步奔袭在街巷小道,一层层爬楼,等采样结束,防护服里的衣服早已湿透。
▲陈永浩奔向核酸采样前线
这一轮疫情中,从数据下达到电话核查,再到上门核查、分类纳管、办结归档,陈永浩的电话几乎没有停过,既当联络员,又当战斗员和数据统计员,还要做好服务员,可谓是 " 疫 " 线上的 " 多面手 "。" 现在我的两部手机都不敢离手,最担心的就是没有及时看到而错过什么信息,耽误了工作。"
足智多谋的他们是居民安全的 " 守护人 "
上门核查、电话回访、数据下来立刻摸排核实 …… 面对海量信息,逐个核对、一丝不苟是网格员的日常状态。走访入户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居民不理解的现象,网格员们仍会微笑着反复强调防疫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用耐心与责任,切实凝聚起社区防疫正能量。
岭 9 的网格员黄美珊就是这样一位,她足智多谋,善于组织动员,充分运用社区 " 共建共治共享 " 模式,发挥各业主、楼栋长 " 人熟、地熟、情况熟 " 的优势统计自家出租屋人员情况,集中上报。能让居民为之付出真心,这与黄美珊平日里勤勤恳恳的工作密不可分。" 我们网格里有楼栋 27 栋,住着 416 户居民,其中 60 岁以上的老人 59 人 ……" 说起网格内的人员情况,黄美珊如数家珍。面对人员多而杂的情况,她用最便捷的网络信息和最传统的走街串巷相结合的方法做好疫情防护宣传工作,让网格内每一户居民都能最快了解到防疫最新动态,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做到疫情防控政策宣传 " 到人到户 "。
▲黄美珊核查居住人员信息
岭 8 的网格员廖伟南,被同事称为网格内的 " 活地图 "。他对网格内的基本情况底数清、情况明,在与志愿者出发 " 扫楼 " 前就设计好了一套表格,通过上门查验核酸检测结果,彻底摸清居住人口情况,消除传播疾病的风险和可能。" 数据统计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是基础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要仔细又仔细,反复核实,确保每个人都是安全的。" 廖伟南说。此外,他建立的网格微信群在疫情防控时期成为线上办公室,利用微信群推送了许多安全防范小知识,也解决了群众的许多问题。疫情防控排查时间紧,工作量又大,排查多了,有的居民不理解,脾气暴躁,难免会吵吵嚷嚷。但是他耐着性子,微笑、耐心、热情地做工作,直到居民满意地登记完。
▲廖伟南与居民核查居住信息
" 慢生活 " 下,这一群 " 大蓝 " 们每天都在各个角落快速运转着,分秒必争,成为了为居民群众撑起防疫 " 安全伞 " 的贴心人,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居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陈海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