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19
深晚报道|疫情下的宝龙温度!这位14岁的学生亲手写了15封感谢信暖化抗疫人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自 3 月 15 日起,龙岗区宝龙街道推出“慢频道”系列线上打卡活动,以打卡关键词形式邀请辖区居民在居家期间分享别样生活。连日来,居民从绿植、美食,到运动、核酸检测 …… 多角度表达,活动得到了热情响应。据悉,3 月 17 日的“宝龙 · 慢频道”的关键词为“见字如面”,19 日同心社区便收到了辖区一名 14 岁初中生的手写感谢信。

当天上午,宝龙街道同心社区阳和浪防疫临时党支部收到了这 15 封信,正是先前在家为一线医护人员手绘画作、制作卡通立牌的八年级学生陈子涵送来的。“我们收到子涵的感谢信,第一时间将这份暖意传递,把 15 封信送给了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志愿者、网格员、社工等等。”同心社区有关工作人员说道,“信封未启,已能感受到她的用心,每一个信封在开口处都细心的写上 ‘ 小心撕 ~’,在封面画上了灵动小表情”。打开信封,一页手写的原创诗歌,背面是数句温暖鼓励的话语。“我们看不见您们 您们总是全副武装 我们看不见您们的面容 …… ”感谢信内容真挚,娟秀的字迹也无不呈现出这位 14 岁女孩的心意。

除了感谢信,每个信封内还有陈子涵手工绘制的立牌,15 个立牌每个都各有特色,但相同的是每个人物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或者隔离服,左胸前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面带微笑,再配上一句“你核酸了吗?”或者“要加油鸭”,呈现俏皮可爱、积极且有能量。

“最开始是学校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让我们试试在疫情时期为一线工作人员写写感谢信。但是我觉得这还不够,没有传递到他们手中,不够有心意。”陈子涵告诉记者,她想更用心一点,于是开始画草图,有了制作立牌的想法。说干就干,居家隔离期间不方便出行,不方便和小伙伴共同动手,那就自己完成。据了解,着 15 个立牌的制作以及感谢信的准备,她用了四天时间完成,刚好在周六这天送出。

当天负责传递感谢信的工作人员表示:收到信的同事们非常惊喜、感动,不禁念起了子涵感谢信里写的那首诗,看到了孩子的用心,绘制的形象牌做的也非常好。感谢信没送出去多久,便看到朋友圈、工作群里已经有收到的同事在晒了,大家感觉到这段时间辖区居民朋友的真情,就像那封感谢信里写的“我可能不认识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见字如面,这是辖区群众的信任,也是给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精神支持,很温暖!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刘颖 谢珊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