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3-20
今日春分丨中医专家:春捂秋冻 养肝正当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ZAKER 哈尔滨记者 杨艳

春分,古时又称为 " 日中 "、" 日夜分 "、" 仲春之月 ",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负责人客蕊表示,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客蕊表示,人体内的阳气跟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同步,在春分时节处于生发状态,初生之阳是少阳,相对较弱,需要呵护。阳气最怕寒凉,所以需要 " 春捂 "。尤其是春分前后时期,很容易出现 " 倒春寒 " 的现象。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温差较大,此时万万不能为了美丽而袒肩露腰,这样易使少阳之火熄灭,妨碍肝的疏泄,亦易患上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 春捂 " 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 " 递减 ",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

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 春困 "。这是正常的季节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此时不可贪心睡懒觉,这不利于阳气升发。欲去春困,建议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春分时日出时间是 6 点左右,故睡眠时间宜在晚 10 点到早 6 点。成年人必须每天保证 8 小时左右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则每天应该有 9 小时的睡眠。

中医认为,肝应春,春季正是养肝的时节,此时养肝,事半功倍。怒伤肝,春天应保持情绪稳定。生气发怒易让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口苦、纳差、腹泻、失眠等不适。不伤即为养,不生气、不发怒,少饮酒、不熬夜,避免伤肝的生活方式就是养肝。因此,春分时节应心平气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

肝阴血不足者,有眼睛干涩、月经量少等症状,可每天服用少量的沙棘汁、桑葚干、阿胶糕等,能滋肝阴、补肝血;肝火旺盛者,应忌饮酒,忌食辛辣,以免助火上攻。可每天按揉行间穴、太冲穴 3~5 分钟,清肝泻火、疏肝解郁以养肝。经常感觉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的人,也可以饮用菊花薄荷茶或苦丁茶,以清肝泻火。

专家建议,春季要告别冬天的蛰伏状态,所以需要适当运动,但不可太剧烈。肝主筋,除了快走,春季可以多做抻筋的运动,比如八段锦、瑜伽、体操等,借着春气,舒展筋骨,疏通冬季壅滞的气血,通过养筋来养肝。

放风筝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不仅怡情,还能防治颈椎病和近视。放风筝时的仰头姿势,能保持颈部肌肉放松和颈椎的正常曲度,缓解血管迂曲,可以减轻颈椎病的症状。当目光追随空中飘摇的风筝时,眼睛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