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20
深晚报道 | “感动难忘”!深圳打击乐艺术家韩影参与冬残奥会闭幕式载誉归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作为迄今为止全球第一座 " 双奥 " 之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令全世界赞叹。其中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创意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渊源流长的文化底蕴。早前,在 3 月 13 日冬残奥会闭幕式上有精彩表演的深圳艺术家韩影载誉归来,忆起这趟旅程,韩影依旧激动不已:"13 套定音鼓一起在如此重大的仪式上同时奏起,在世界尚属首例。对表演者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竭尽全力争取完美呈现,是我职业生涯以来最感动和难忘的一次经历。"

时间回到 3 月 13 日,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气氛热烈。" 在温暖中永恒 " 是本次闭幕式主题,而主火炬熄灭环节,一首专为 13 套定音鼓创作的乐曲,由 60 位听障舞者和 13 位打击乐演奏家联袂完成现场演出。

13 套定音鼓在场内呈圆形向心排列,形成奔流不息 " 时间 " 的形象,而 "13" 的数字寓意着冬残奥会已历经第 13 届的旅程,极富力量感的鼓声就像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脉搏铿锵有力地跳动着。也象征着全人类共享此刻、共赴未来,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

韩影告诉记者,定音鼓的音高本身不是那么明确,普通听众很难辨别。一套定音鼓抡起来都像打雷一样,13 套同时进行,几乎难以想象。但中国作曲家和来自全国各地专业团队和音乐学院的 13 位打击乐演奏家,大胆并成功地实践了这一创意。韩影便是其中之一。

节目创意史无前例,排练之艰辛程度同样超出想象。从进入鸟巢的那天起,排练时间为 24 小时待命,由于灯光和地屏需要在天黑后才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所有团队每晚通宵达旦在室外温度为零度以下的舞台上排练。

因为这个节目的主旋律放在了鼓点上,但在前期排练中,实际演奏出来的声音却与作曲家的设想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因为场地过大,13 套定音鼓之间的距离相隔 10 多米远,鼓点传出的方向远近距离不等,再加上要与音响里扩出的音乐结合,声音的延迟非常严重,音准、节奏都出现了不整齐的问题。" 韩影说," 音乐内容不断的调整修改,再将修改的部分进场演奏检验效果。打击乐手们每次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背熟新的乐谱,脑子常常会混乱,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整个排演过程中真的有太多难忘的经历。"

除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现场演出,韩影还担任了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演奏录音工作。正因为她和无数冬奥会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用心努力,才最终为盛会呈上这份满意的答卷。

不止在舞台发光,韩影也在公益领域发热。毕业于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获硕士研究生及最高专业演奏家文凭后,曾任职深圳交响乐团,随团出访世界各国和地区,参与近千场演出,为展示中国形象、宣传推广民族文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艺术交流,做出了努力和贡献。目前,身为深圳知名音乐艺术空间 H SPACE 艺术总监的她,一直深度参与 H SPACE 的公益项目 " 爱特乐团音乐计划 "。该计划支持的爱特乐团是一支在深圳注册的全部由自闭症人士组成的乐团,通过公益培训让孩子们登上 " 星星音乐会 " 的舞台,获得更多自信和社会关注。韩影担任打击乐教学工作期间,用自己的大爱、无私以及专业精神帮助了大量特殊群体青少年,体现了一名艺术工作者极强的社会担当和奉献精神,令人敬服。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