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20
深晚报道丨深汕综合交通枢纽计划8月底前全面开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 " 深汕合作区 ")前统中心了解到,该中心正积极开展《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区北城片区中轴线立体城市控制导则》的规划编制工作,内容涉及深汕综合交通枢纽及周边 TOD 综合开发片区用地面积共约 56 公顷。

此次规划编制工作,将通过用地规模、规划指标、土地确权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有效结合高铁站及周边用地开发,用好车站强大的流量 " 凝聚力 "," 引流 " 赋能城区产业,达到 " 站城融合 " 目的。

梳理建设时序分四步开发

深汕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深汕合作区中心组团北城区(赤石镇),将汇聚深汕高铁、广汕高铁等线路,成为服务深汕、面向珠三角乃至全国,兼顾周边城市部分客流的主枢纽。

未来,深汕综合交通枢纽及周边 TOD 综合开发片区将建设成为城市高铁门户,也是高端商务区、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设展示交流、科技研发、未来总部、商务文化四大功能分区,包含总部办公、新零售、专业博览、关联孵化、互动商贸会议会展等。

为了把蓝图和愿景变成施工图和实景,区前统中心在完成编制《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区城市设计与建筑风貌审查细则》的基础上,编制《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区北城片区中轴线立体城市控制导则》。

据了解,此次规划编制工作将重点对轨道交通、物业开发和国铁范围之间进行工程界面划分,重新梳理和优化建设时序,分四期进行开发。第一期:在保障国铁部分独立开工的前提下,建设铁路红线内站房主体建筑及其下方地下空间;第二期:建设城市中轴线。其中包括公共空间、换乘大厅、景观及附属设施等;第三期:完善枢纽整体形象,开发西侧紧邻地块及地下空间;第四期:按城市开发时序,实现紧邻主体建筑的四角开发、核心区及外围区域开发。

据前统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深汕综合交通枢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理念,已经完成概念方案设计,正在开展详细设计,计划今年 8 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于 2023 年具备通车条件。

坚持低碳示范 塑造绿色街区

除了打造 " 站城融合 " 模式外,此次编制工作的亮点还在于立足深汕生态禀赋优势,链接山水与都市,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打造功能完备、体验优质、绿色生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门户地标建筑。

目前,区前统中心正同步开展《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区北城片区集中供冷规划》规划编制工作,旨在通过区域集中供冷站,进行深汕综合交通枢纽及周边 TOD 综合开发片区的节能减排,打造 " 低碳示范区 "。

在绿色景观方面,深汕合作区将利用立体的上盖花园,通过结合建筑的交通、商业、体验、互动功能,汇聚活力中枢,打造深汕城市 IP。同时,陆续打造会展文创特色节点、滨海会议交流节点、未来社区绿谷、临山科普教育节点、里坑湖活力节点等多个绿色街区,同时保留大尺度生态空间作为远期战略预留。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蔡鹏飞

相关标签

高铁 新零售 深汕特别合作区 珠三角 界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