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3-21
300多人损失5300万元,男子集资诈骗获刑12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方飞权 记者 姜振军)男子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的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伙同他人以投资实体经济的名义,以支付高利息等为诱饵,向社会公开宣传吸储,并在资金到账后,采取 " 借新还旧 " 等经营模式,大肆挥霍所吸收的资金,致使 300 多名被害人实际损失共计 5300 万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男子王某犯集资诈骗罪一案进行了二审宣判。

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一审查明, 2015 年 9 月,被告人王某与他人共谋,在盐城市区成立一家专门用于吸储的分公司。该分公司在无任何实体生产经营的情况下虚假宣传,称在外地有食品厂、矿石厂、苗圃等实体投资项目,经济实力雄厚。

" 在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以支付高利息等为诱饵,虚构资金用途,通过散发传单、组织召开现场融资会的方式向不特定公众非法集资。" 法院查明,2016 年 4 月,王某又以投资牡丹园项目的名义口头宣传,向不特定公众非法集资,实际和集资参与人签订合同中注明的资金用途为食品加工、矿石开采、市政工程等项目,进行虚假宣传,吸收资金。

截至案发,王某先后向 360 人非法集资合计人民币 5756.843 万元,已兑付利息人民币 452.6063 万元,未兑付人民币 5304.2367 万元,且该资金实际由王某实际控制。" 王某吸收的资金,一部分被其吸储团队及吸储员以工资和提成的方式获取,投资牡丹园项目的资金为 685.032042 万元,剩余的资金被其个人肆意挥霍。" 法官表示。

2018 年 2 月左右,该公司资金链断裂,王某为躲避债务遂逃逸。2019 年 11 月王某被抓获归案。亭湖区法院认为,王某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最终,亭湖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并责令王某和他人共同退赔全部经济损失,发还给集资参与人。宣判后,王某不服,认为本案应当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出上诉。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盐城中院审理认为,原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非法集资 盐城 虚假宣传 盐城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